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画名家

尤中会:墨华翰韵 承古追新——尤中会在央视谈书法艺术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2/8/27 7:28:18 

 

     编者按:2012年8月23日,央视书画频道以《墨华翰韵  承古追新》为题,用长达半个小时的时间,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了书法大家尤中会的书画人生。应众多读者的要求,现将央视节目整理如下,以便对尤中会更加全面地解读。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书画人生》节目。今天做客书画频道的是著名书法大家尤中会老师。

解说:尤中会1944年生于河南临颍一个书香世家。曾任湖北书法家协会秘书长,现为中国老子书画院院长、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湖北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原工学院特聘教授等。
  尤中会幼年受祖父遗墨薰染,酷好墨翰。书法主攻行草,尤对王羲之墨迹、孙过庭《书谱》、颜真卿《争座位》、《祭侄稿》、米芾《苕溪诗》、《蜀素帖》用功最勤,研究颇深。其作品法度严谨,书风纯正,风骨内涵,潇洒峻健,又有个性和新意。书法作品曾连续参加第三、四、五届国展,中韩首届书法展,中日新潮名作展,中新书法交流展,台湾百名书画家邀请展等国际性大展。先后荣获中国国学研究会颁发的“国学杰出贡献奖•书法金奖”、“国学十年个人艺术成就奖之书画精品奖”, 并被授予“中国百名书画名家”等荣誉称号。并有《尤中会书画作品选集》、《尤中会书法集》、《尤中会墨迹五稿》、《墨华翰韵·尤中会书法艺术展作品集》及理论著作《临池余墨》等出版发行。

一、【功力】

 

主持人:“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您应该很熟悉吧,是不是让您回想起儿时的情景?

尤中会:是的,这首诗我从四岁开始背诵到现在,永远不会忘记。那时年龄很小,不懂事。不会背诗,写不好字是要挨板子的。

主持人:家学在一个艺术家的成长中,应该会起着很大影响,您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临写的字就是你祖父留下的小楷书稿,您走上书法艺术道路想必和家学的熏陶有很大的关系吧?

尤中会:我父亲六岁时便父母双亡。祖母26岁去世,祖父32岁因患肺病也英年早世。幸运的是祖父留下了十几箱古籍和手稿书抄,使我幼年就受到了诗书的熏染。为续书香,父亲便把四岁的我送进了乡间私塾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还有《神童诗》,同时,开始描红写大字。那时我,不懂得什么是书法,只是照葫芦画瓢,按大人说的,把字写好。你刚才说的那首诗,便是我入私塾第一次描红的内容。后来,又把祖父留下的小楷手稿拿出来照写,这对我的人生之路有极大的影响,也就稀里糊涂地闯进了书法艺术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一幌六十多年过去了。时间对于世人来说是多么宝贵,又是何等无情啊!

主持人:儿时的书法启蒙,为您以后的书法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成年之后,您就参军了,而且在部队度过了20多个春秋,部队的锻炼对您的书法艺术有什么影响?

尤中会:我自高中入伍到一个英雄的空降兵部队。他的前身是朝鲜上甘岭战役中的黄继光英雄连,我任过两年黄继光班班长,在这个连队工作了八年。火热的部队生活,锻炼了我刚直坚韧的为人个性,人活着要有追求,要有价值。我的个性气质自然熔入了我的书法艺术之中,因此,日积月累,使我逐渐形成了刚毅峻健、洒脱飘逸的书法风格。

主持人:在这期间,你对书法的研习主要放在哪些方面?

尤中会:书法经典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孙过庭的《书谱》,颜真卿《祭侄文稿》、《争座帖》,米芾的《苕溪诗卷》及《蜀素贴》等等。这些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传统经典,作为一个书法家,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着,必须老老实实地继承,认认真真地研究,勤勤恳恳地临写。要先与古人合,然后才能离开,熔铸个性。有个性的作品也必须有经典的元素与DNA,不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在20多年的部队生活中,主要是临写古代经典,打好根基。

 

解  说:颜体的端庄肃正给了尤中会的书法以很好的铺陈。在颜体基础上,尤中会又临欧阳询《九成宫》,之后,攻习『二王』诸帖,颜真卿《祭侄文稿》,《孙过庭书谱》,还有米芾、文征明的作品,转益多师,使他不但实现了正书向行书的演绎进化,也使他有了稳重与洒脱的‘技术’支撑。由于尤中会的字是锤炼出来的,结体险奇平正,但仍透出平和的视觉之美。尤中会字的洒脱在于线条老练,这使尤中会的字在张扬正大庄重的同时,产生了飘逸迭宕气势及气韵贯通之美,使字、行之间浑然一体,蔚然成气。尤中会书法的线条之美源于他的用笔,他特别强调用笔,他以为用笔是书家最不能小视而且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巧。中锋侧锋兼用互换,翻转抽杀,婉转自如,以拓展书意的最大空间,字便写得空灵大气。而用笔的灵敏准确,又在用指运腕,腕灵笔则活。只有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指与腕的运动才能对用笔产生灵妙的摆动和运行。

主持人:在学习传统的法书中,临摹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临帖和临碑有什么区别,我们又应该如何去临习碑帖?

尤中会:临摹是书法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习书入门的必走之道。古人有南贴北碑之说,帖的特点是灵秀飘逸,碑则苍茫厚重。临帖与临碑没有更多的区别,是相通的。我在实践中感到,写帖要自然放松,写碑要沉着稳健。从用笔上说,临帖多是中锋侧锋互换并用,临碑是沉锋卧锋的互融并用。临帖的规律是:临帖要选帖,选帖要读帖,读帖要析帖,析帖要背帖,背帖要写帖,写帖要入帖,入帖要出帖,出帖要创作。临碑与临帖道理相同。

主持人:书法之所以称为书法,就是因为它强调书写的法度,您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这个“法”?

尤中会:书法二字有两个含意,第一,书法二字已成为书法艺术的代名词。第二,书法之书是写,法即书写的方法、法则、法度。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成套的总结,如汉代蔡邕的《九势》、《九十六法》,晋代王羲之的《笔法十二意》,唐代欧阳询的《三十六法》,清代黄自元的《四十二法》,还有“永字八法”等等。具体说,用笔中的提、按、疾、涩、顿、挫、正、侧、翻、转等都是用笔的具体方法和法则。先贤就是依据这些法则,“以指画字衣皆穿”,刻苦临池,池水尽墨,从而成为书法大家的。

二、【性情】

 

解  说:谈到书法艺术, 尤中会认为,中国书法是一门性情艺术、古人作书是“情”“文”“书”同步而行,是犹如江河奔涌的复杂思绪,拔萃超群的文化学养,娴熟精到的运笔技巧的高度融合。没有情感驱动的书法作品,没有生命力,是不能打动人的。

主持人:古人云:『书为心画』、『书道妙在性情』,您也是位非常注重性情的书法家,那我们该如何理解书法中的“性情”,作品中性情又是如何体现的?

尤中会:书法之情性虽然看不见,又摸不着,但能体验、领悟和感受得到。书法能称得上妙的关键,在于其中的性情,而每个人的性情各不相同。情性是什么?即品格、个性、气质,有部分是先天带来的,有部分是后天修炼的,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注入他的作品中,书法作品便是性情流露在纸上的痕迹。性情的注入决定着书法艺术的风格。怎样才能从作品中寻到作者性情的投入呢?这就要看他作品的神与气,神与气是作者个性气质、书写心态传递出的信息。这些信息可分为两个部分,我们可分别剖析一下,第一:书者个性。人的个性气质是相对永久的,固定的。沉稳的个性,书风稳健遒劲;暴燥的个性,书风剑拔弩张;刚强的个性,书风雄健峻拔;柔弱个性,书风纤细婉转;恬淡个性,书风则简远平淡。第二:书写心态,即书写时的心境。为什么要分析这个问题?因为即使沉稳个性的人,也有暴燥的时候。激愤的线条会激越张扬;平和的书写心境,线条会婉转顺畅;悲伤的书写心境,线条会呆滞无神;闲散的书写心境,线条会潇瑟空灵;欢乐的书写心境,线条会流动飘逸。依据这些不同情感特点和作品的神与气,去捕捉书者在作品中融入的性情,我认为这是依书赏情的途径。欣赏者不仿去试一试。

主持人:在您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您对多种书体都有涉猎,不同书体是不是就能表达不同的性情?

尤中会:我主攻行草,其他只是涉猎。写字犹如人吃饭,有主食,也要有付食搭配,营养才会丰富。行草为主攻,这是主食,魏、隶、章、篆是涉猎,这是副食。副食是搭配,他会使主食营养更丰富,更饱满。其方法是融铸,不能是积奏,融铸是化合,是化学反映。积奏是堆积,是物理反映。

三、【气韵】

 

解  说:黄庭坚说:“凡书画当观韵”。韵是书法艺术的灵魂,没有气韵的作品,会失去魂魄而平庸失色。书法之韵有点画之韵、线条韵律及通篇之文气。尤中会书法之线条有骨,有筋,有肉,有血。骨侧支撑,筋则柔韧,肉则丰腻,血则润泽。具备这四个要素的书法线条才浓纤得中,丰润柔韧,温韵遒劲,神清气畅,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尤中会说:“书法韵律,书卷之气是书者学养的流露。学养者,沃土也,书法者,禾苗也。禾苗只有植根于沃土之中,才能枝繁叶茂。书法惟有学养的滋润,才不会苍白贫血”。

主持人:书法是讲求韵律的艺术。您是不是经常把书法的节奏韵律与音乐的旋律做比较?

尤中会:是的,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书法的节奏韵律与音乐的节奏旋律是相通的。书法中的单字相当于音乐中的音符,书法中的章节相当于音乐中的小节,书法的大章法相当于音乐的主旋律。书法中的细线条相当于乐器中的细弦,奏出的是高音,书法中的粗线条相当于乐器中的大弦,奏出的是低音。弹琴的手指即执笔的手指,琴之键盘即是写字之笔与纸,弹琴奏出的旋律和声调即是执笔写出的书法线条的律动。都有节奏,都有节拍,都有韵律。你看,音乐与书法是多么相似,又是那么相通。多听音乐或戏曲,会赋于书法以丰富多彩的节奏韵律。

 主持人: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快速运转,人的心态比较浮躁,这对于书法创作是否带来负面影响?

尤中会:是的,在这样的环境下,能沉下来读书很难,长期坚持基本功训练很辛苦,能写出与大自然相通的天人合一的诗词又何等坚辛啊。特别是书法艺术,从基本功力的锤炼,到情性对书法的注入,又要丰厚学养来滋补,最后到个性书风的形成。既要靠天赋,又要后天修炼,更要靠长期的积累,这是书法家一辈子的事。几个月、两三年突击出一个书法家,那只是个人幻想,结果是自欺欺人。因为这个幻想违背了书法艺术的创作规律,是不能成立的。

 

解  说:书法以线作为造型的基础,是以线的粗细、长短、疏密、曲直、刚柔所编织营造的布局、节奏和韵律,从而表达出作者主观的性情意愿和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蕴。尤中会说,“书法中的点划线条是书法家的心弦,代表着书家的个性气质,蕴含着书家的人品格调,体现着书家的追求向往”。而书法之于笔法,笔法之于线条,一如本之于木。舍本求木,必无所获。折钗股、屋漏痕,皆因笔法各异所致。学书不知笔法,如盲不知路,遑论目的。故古人有“不得笔法,皓首无成”之说。尤中会于笔法研习有年,颇有心得。他在用笔歌一诗中写道:“中锋易流畅,圆劲骨力存。偏侧多俊健,字形重轻分。迅疾见气势,迟涩墨迹沉。顿挫出险绝,捻裹藏肉筋。承锋巧就势,钩环线力匀。翻转增灵气,抽切蕴风神。燥湿互交替,浓淡韵味纯。宗法效经典,用笔先做人。”尤中会作书,从容不迫,腕灵笔活,潇洒自如。他多以空藏侧锋入纸疾封中锋,以锋毫之推抛翻转,正侧互换,产生明快的节奏。使线条于行进中见变幻无常,或疏散,或累集,或回迂,或纽绞,或内敛,或展扬,呈现欹斜、参差、错落之势。故其书作,无论小字手卷或大字榜书,无不劲健豪迈、洒脱峻逸,生机盎然中一派清健之气。

主持人:您对书法中线条的理解和挥运以及造型颇有心得,能否让我们分享一下。

尤中会:线条形象源于运笔的技巧。执笔的最大角度为90°,即中锋运笔,笔锋落纸产生的线条多圆劲,骨力好。偏于这个角度则为侧锋用笔,笔锋落纸产生的线条多峻利,灵气好。实际上,作书不可能纯中锋,而最多的是中侧锋互换。在一画之中,有时落笔侧锋,再转为中锋,中锋再转为侧锋,不时互切互换。这种切换是用笔的细微之技,决定着线条的质量,线条的质量又决定着作品的质量,这些都是书法家一辈子所要苦苦追求和必须研习的。

四、个性

 

解  说:无个性的书法作品,不是好作品。无个性的书者,成不了书法大家。就书法个性而言,尤中会的成功之处在于博采众长,淹贯尽有,再铸造自我。他在学书自叙中这样写到:“师二王之雅逸,得米芾之洒脱,法虔礼之用笔,取鲁公之苍浑,然后熔而化之,方朴拙厚重,血肉生焉,笔法丰富,意趣生焉。”他是汲取诸大家作品之精华,再融入自我之情趣,从而冶铸自我之书风。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出,他合离有度,亦古亦新。隐隐乎蕴古人之气韵,落落乎见个人之性情。刚毅峻健,洒脱飘逸,字里行间充满着生命的活力,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主持人:尤老师您是一位非常注重传统的艺术家,您是如何以书法来表达个性的?

尤中会:我是军人出身,军人情怀多为阳刚,即阳刚之美。但同时我又是个做学问的,学问人的情怀多为阴柔,即阴柔之美。我的字传递着我的个性信息,即刚与柔。刚体现在我作品线条的劲健和骨力,柔则体现在我作品线条的洒脱与飘逸。

解  说:中国书法之幅式,经数千年发展演进,已成一幅一书体,一幅一文辞之定式。尤中会在创作中则打破陈规,创意新颖。以流派风格、文辞内容、体势组合等若干主题,别出心裁,重构形式,组合融汇,更能以若干主题构成某种形式系列。又以不同字形,不同材质,不同色彩书写。调动多种艺术元素,聚多种艺术语言,表达于一幅之中。如其《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经文内容以小楷书写,左右跋语以大草挥运,以书体之反差,字形之对比,动静之态势,形成鲜明的板块,以强化视觉冲击力。《春天的故事》、《芦沟晓月》、《妙腕孙过庭》、《颜真卿印象》、《王羲之书韵》等作品即此创作理念之扩充与延展。于书法艺术传播形式之大势变易中别开溪径,不但使作品的内容与艺术元素得以丰富,而且使长期屈从于旧有形式之文字书写,获得一全新的表达方式。

主持人:您在书法创作中融入很多艺术元素,可以说是不拘一格。在书法创作这方面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不是又是一种个人风格的表现形式?

尤中会:这种构成有点复杂。但可以达到丰富作品内容,提高艺术含量,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可以说这是我的作品与幅式构成的新风格,这只是我个性书风的表现形式之一,更重要的是看作品的整体个性风格。

人品

 

主持人:尤老师您经常说一位成功的书法家必须具备三大要素,一是人品,二是学养,三是技巧。您是如何看这三者的关系?

 

尤中会:把人与作品捆在一起去审示,这是东方艺术重要的审美特征。人品第一,学养第二,技巧第三,这是我的理解与排序。父母教孩子,师傅教学生,第一就是教他如何人。学养比技巧更重要。但是书法家必须是技巧高超的书写高手。三者不可缺一。因为三者是一个完美的整体。

主持人: 通过今天的一席交流,让我学到了很多。尤中会老师在总结书法之道时说:“书法艺术唯有淡泊名利、耐得寂寞、广学博览、强其学养、冶尽千碑、藏纳万卷、融其性情、天人合一,且能推陈出新者,称之为书法家才感到内心无。”       (河北大学新闻学院 苏诗钰撰稿并整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