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社会新闻

从租房难看择校难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致房价攀升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2/9/17 7:38:45 
   9月是中国的“开学季”,在“求学效应”的带动下,中国大城市里不少学校周边的房屋租赁市场异常火爆。尽管房租逐年走高,但是“一房难求”的现象还是在各大城市不断上演。

  在学校周边租房到底有多难?为什么要去学校附近租房?到底是什么推动了“学区房”租价不断攀升?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名校周边“一房难求”

  周先生6岁的孩子今年到了上小学的年龄。通过努力,他幸运地把孩子送进了著名的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为了孩子上学方便,他把家也搬到了学校附近。然而在学校周围寻找合适的房子租住,却让他破费了一番周折。

  周先生介绍:“我花了有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看了有八到九套房子,有一些是通过中介,有一些是我们自己在网上寻找的房源。原来我们的计划是四到五千块钱人民币租一个两室,或者是五六千租一个三室。后来我们发现由于是学区房,房价上涨非常快,我们看中的一个三居室最终被别人七千多块钱租走了,我自己花五千多块钱只能租到一个两居室。”

  北大附小所在中关村地区号称“中国硅谷”,聚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大批知名高校和众多高科技企业。得益于知识分子云集,这个地区的初等和中等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和高中,水平也堪称全国一流。

  在中国,优质学校周边的房子被称作“学区房”。中国许多大城市里的学区房已经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在北京,一套50平米左右的两居室每月的租金高达四、五千元人民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为了求得一套合适的房源,多位学生家长抢租一套房源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中关村附近一家房产中介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如果说装修好一点,或者环境稍微合适一点的房源会被“秒杀”,一套房子,上午出来基本上午就租掉了,我们手上现在可能有十来个家长都等着房子出来”。

  该名工作人员表示,价格较便宜的房子早就已经被租的差不多了,要想租到价格稍微合适的房子,一个月前就应该开始找。

  由于房源紧俏,租房的人又日益增多,导致学区房的租金居高不下甚至悄然上涨。一些学区房附近的房产中介表示,很多名校周围的学区房的出租价格均比去年有所上涨,幅度大约在20%。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周围的房产中介透露说,该校附近街区中等装修或精装修,暖气、天然气齐全,基本家具家电配套的两居出租价平均在每月4500元,而去年同期同类型的房子大约在3500元左右。

  专家称,根据往年市场走势来看,中小学开学前,陪读租房需求将呈现集中释放的特征,通常要到九月下旬会进入一个回落的区间。

  优质教育资源少分配不合理导致房价攀升

  徐女士在北京某重点小学附近花了将近五千元租了一套小两居的房子,这个价格已经高于这个地段的合理价位了,但是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她还是咬咬牙租下了。

  徐女士表示:“因为考虑到早晨挺早的嘛,小孩基本上七点多就要送学校了,路上又特别堵车,为了方便嘛,就出来租房子了”。

  北京市区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在北京坐地铁,从最东端到最西端需要近两小时。而随着车流量每年不断增长,路面交通拥堵时常发生。为了保证孩子上学,选择离家近的学校上学无疑是最经济实惠的办法。

  然而并非任何一处住所附近都有合适的学校可上。北京目前常住人口已经突破两千万,其中大量是外来人口。近年来,北京城区面积不断扩张,新建居住面积逐年增加。许多新建小区远离城区,交通、医疗、教育、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还远远没有跟上。即便新建小区附近已经建有学校,与老城区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也有着巨大差距。

  既然住家附近没有理想的学校,那么就去优质学校附近居住,这成了很多家长无奈的选择。

  学区房实际上是“择校热”的一种伴生现象。

  不少家长认为:一所好的学校,就能给孩子带来光明的未来,而一所普通的学校,让家长抬不起头事小,耽误孩子的前程事大。他们笃信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好中要选优,优中还要选特,可谓使出浑身解数来为孩子的成长搭梁建桥。

  许多家长想让孩子上名校,导致学区房火爆。名校本身的择校费就很高,能选择让子女在名校上学的家庭一般都比较富裕,这也是助长学区房房价不断攀升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一些条件并不特别好的家庭,为了孩子能够得到好的教育、为了孩子上学能够近一点,不吝金钱加入疯狂争抢好学校周围房源的大军。

  学区房现象从根本上讲,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优质的教育资源少,分配不合理、不均衡,使“名校”效应更明显,学区房也就行情看涨了。

  如何改变资源分配不合理现状

  去年年底,中国教育部在《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中明确提出,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要达到基本均衡的目标。北京市在该备忘录中承诺:2015年全市全部区县将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但是对于这样的目标,清华园教育集团副校长闻风表示并不乐观。

  闻风表示:“教育的改革必须要完成顶层设计。北京而言,还得有三十年,至少需要两三代老师,两三轮才能看出来。”

  对此,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做出了更深层次的剖析。

  熊丙奇说:“我们要让择校消失,那就是应该推 进义务教育平衡。比较合理的格局应该是,90%以上的公办的小学,他应该有这种保障,做到均衡。10%左右的,那种私立学校,它是供受教育者差异化的选择。”

  眼下北京市政府在这方面进行尝试。新学期开学之际,以北京小学、四中、八中、北京实验二小这四所传统优质校为依托成立了四个教育集团,每个集团平均覆盖5所成员校。这是北京市为缓解择校难,率先开始尝试“联合办学”的重要举措。

  按照方案,教育集团中的优质校将向成员校免费提供师资、场地以及德育、科技、艺术、体育和文化资源,并探索课程共享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模式。优质校还将输出干部、教师参与成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统筹集团教研、备课等活动,接纳成员校的干部教师挂职、实训。集团内普通校的学生也有望到优质校“留学”,听名师讲课。

  陈宁介绍:“由集团来统筹各个学校的重大发展,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包括学校的师资、师资的使用培训,师资的职业发展,包括学生之间的互通。”

  熊丙奇还建议把均衡教育资源的工作纳入法律监督的范畴。

  熊丙奇表示:“我们应该建立起一种用人大来问责的机制。就是人大来检查义务教育法的执行情况。如果某个地方的政府,不履行这个均衡的职责,就应该罢免这个地方政府的教育部门的负责人,或者是实质是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如果说政府部门真正履责,我认为五年以内,这个公办教育资源,做到大致均衡,根本就没有问题。”(记者 潘佳 王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