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课堂教学应以人际传播为中心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3/1/21 7:46:16 

      目前,中国高校都在加强现代教学媒体设置的建设,课堂越来越成为一个以人际传播为中心的全媒体教学环境,各种视频、动画及电子文档等广泛运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各个学科的教师都需要成为现代电子媒体技术的全面掌握者。可以说,中国高校课堂有一种向现代电子大众传播场所演变的趋势。然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牢记,高校课堂仍然是一个师生之间围绕知识传播与探索而展开的人际传播场所。

  所谓人际传播,是指在特定人群之间以面对面、文字或电子工具的方式而展开的交流与交往活动。这种活动不仅是构成传道、授业、解惑的实践基础,而且是构建高等学府精神共同体之健康关系的最重要环节。

  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讲与学生的听构成一个典型的人际传播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师生之间的传播关系以声音与视觉交流为主要形式,其中,老师的授课声音(包括声音中的知识内容)是最重要的接触媒介;而视觉交流则主要是在学生观看课件、老师观察学生听课状态时作为一种辅助的媒介形式。

  在一般情况下,老师讲、学生听或记笔记是课堂教学的常态,偶尔会有师生之间的问答,这显然是一种人际关系中的单向传播,其中,老师扮演着不可怀疑的权威者,而学生的听课则是被动的,甚至是受迫的。这就导致了满堂灌的现象,课堂教学成为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式的独白或独角戏。人际传播理论告诉我们,能够创造出最佳人际传播效果的行为是对话。在教学过程中,人际传播的对话模式并不意味着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总在以声音为媒介进行交谈,而是意味着师生之间,尤其是老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需要并值得去对话的、有思想的、独立的主体加以对待,而对话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在以听觉为主体的课堂传播环境中,教师不能只坐在讲台上埋头念讲义,也不能只是用眼睛浏览课堂,而应适当运用眼神、手势、形体动作等来加强与学生的视觉交流。在口头讲述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让自己的体态成为学生的视觉焦点,他的眼神、手势与形体动作要为他所传播的知识服务,成为所讲授内容的重要辅助。而且,老师的眼神也要辅助自己的声音,成为控制、调动与调节学生听课状态的重要手段。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理想的人际传播模型是对话,尤其是一对一的对话,它不是简单的老师提问与学生回答,不只是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的一种测试。对话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对学习方法的重视及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真知的一个最佳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放下知识的权威发布人的角色,尽量与学生形成一种平等、协商与切磋的关系,要让学生感觉回答问题不是一个让自己因回答错误而在课堂上出丑的事情,而是他的才能与价值能够得到展示的一个机会。此时,老师要成为学生发言的聆听者,要从学生可能幼稚或粗浅的讲述中发现他的独特性,要更多地正面评价某个学生的见解。与此同时,教师要尽量从这个学生的回答中去发现普遍性的问题,并对之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剖,这样才能避免让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人际传播理论还告诉我们,对话,无论是一对一的,还是一对多的或多对多的,要想这种对话得以顺利进行,需要建立一个对话各方高度认同并积极参与的统一语境。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把课堂当作舞台,要有意识地运用面对面传播的各种技巧,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课堂表演者。如同一个优秀的演员,他在很大程度上充分表现出了所传播知识的内在魅力,如自然科学的精确、社会科学的严谨与人文科学的敏锐,等等。不仅如此,学生也是课堂上的表演者,他们能从课堂教学中体会到对自我的肯定,并能逐步通过课堂上一对一、一对多的对话,从中体会到自我人格健康成长的过程。他们不再是一个知识的被动存储器,而是与老师一样,也是真知的生产者之一,是高等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生产环节,是把课堂转变成知识生产场所的重要建设者。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除了要把以人际传播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外,课堂之外良好的的师生人际交往也非常重要。这种课后人际交往除了要求教师以一对一的对话关系认真阅读与批改学生作业之外,还要运用各种电子与网络媒介开展与学生的多重关注与传播关系,比如电话、电子信箱、QQ或MSN。QQ与MSN是教师在与硕士及硕士以上学生进行交流时的重要网络媒介,它们在构建师生之间一对一的人际传播关系、延伸课堂教学领域与范围、构建师生的知识与文化共同体等方面能产生积极有益的效果。

  因此,一旦我们把高等教育看成是一种基于师生之间的人际传播行为,那么,只有充分运用人际传播的各种手段与方法,把一对多的教学关系转化成一对一的对话关系,把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发展成一个以人际传播为主体的知识与文化共同体,才能真正提升教学质量,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之中,从而实现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之教学目的。(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