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德江县龙泉乡实施教育“9+3”计划成效斐然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3/12/12 16:28:07 

  中国教育品牌网讯  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县等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实施教育“9+3”计划的会议及文件精神,不断深化九年义务教育和实施3年中等职业免费教育工作,龙泉乡乡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各中小学校全体教师工作积极性,为切实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不懈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为顺利实施教育“9+3”计划,龙泉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组建组织机构和建立相关制度。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乡人民政府副乡长为副组长,乡党委综合办负责人、乡教育办公室负责人、乡财政、国土、派出所、团委、妇联和各中小学校长等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教育“9+3”计划专用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领导小组共同拟定《龙泉乡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和工作制度,各中小学校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拟定并完善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使全乡教育“9+3”计划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二、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龙泉乡通过实施“控辍保学”“五长”责任制,小学毕业班整班移交办法,班级“无缝对接”,确保了入学率、巩固率达标和降低了辍学率。全乡7-12周岁适龄儿童共1305人,其中三残儿童数3人,正常儿童已入学数1299人,入学率达99.77%;上学年初小学在校生1307人,学年内辍学数为22人,辍学率1.68%。全乡13-15周岁少年数为791人,其中三残少年1人,正常少年入学数781人,入学率为98.86%;上学年初初中在校生636人,学年内辍学10人,辍学率为1.57%。小学六年巩固率为97.97%,初中三年巩固率为100.94%,全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88.07%。
  三、营造教育“9+3”计划宣传氛围。自全省实施教育“9+3”计划以来,龙泉乡党委、政府和各中小学校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学习教育“9+3”计划文件精神,安排部署教育“9+3”计划工作,通过悬挂永久性标语、出墙刊、广播、报纸、网络、集市等形式进行宣传,尤其是在《贵州教育报》、《贵州教育新闻网》、《铜仁门户网》、《德江网》、《德江教育网》、《铜仁教育网》等媒体对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义、目的及其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入脑入心,使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支持和参与到实施教育“9+3”计划工作中来。
  四、有效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大力普及义务教育。为确保每一个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和完成三年中等职业免费教育,狠抓“控辍保学”是一个“节骨点” 为了达到“该入学的一个不能少,入了学的一个不能跑”之目的,龙泉乡实行“双线目标七包责任制”,即乡长包乡、村组干部包村包组、家长包孩子和学校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教师包学生。印发了《龙泉乡党政领导联系学校的通知》、《龙泉乡“控辍保学”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龙泉乡中小学辍学生劝返复学制度》,采取了乡长、村长、校长、师(老师)长、家长这“五长”层层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的办法,同时开展“走千家访万户”的家访活动和利用集市宣传,对疑是辍学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生活上给予帮助,学习上进行辅导,使其向往学校,向往学习,使“控辍保学”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确保入学率、升学率、巩固率和辍学率达标。
  五、积极开展“示范校”创建工作,增强教育“9+3”计划工作“正能量”。龙泉乡龙泉中学的“安全文明校园”,“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创建工作分别得到了德江县纪委、铜仁市教育局的好评。同时,龙泉中学的“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寄宿制管理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减负提质示范校”工作初见成效。龙泉中心完小的“三生四爱五心五好”特色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牧羊岭完小的“书香校园”示范校以及闹水完小的“留守儿童之家”示范校创建工作正在启动中,有效增强了教育“9+3”计划工作“正能量”,激活了教育创新机制,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六、加强信息化教育管理,进一步促进教育管理规范化。一是加强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工作,各中小学校及教办各有学籍管理人员1名,共有6人,均参加了县级培训,基本掌握了信息管理系统运作工作;二是该乡闹水片区完小属贵州省“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该校有效利用教育资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2013年六年级终端评估中获全乡第一名;三是实施校园“班班通”信息化建设工作,经过努力,龙泉中学正式立为校园“班班通”建设项目。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实施教育“9+3”计划提供有力保障。一是按照主管部门的安排实施“国培计划”,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二是以“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为契机,组织教师开展暑期集中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依法执教能力。三是对特岗教师实行“老带新”的帮扶办法,使其增长教育教学知识、方法及经验。四是通过教师交流,弥补了该乡教师队伍的不足,使之开足开齐课程。
  八、努力完成普高及中职工作目标任务,为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献力。为了完成普高及中职招生工作目标任务,龙泉乡认真拟定《龙泉乡2013年高中阶段招生高中实施方案》,签订了《中职招生工作目标责任书》。2013年,该乡200名九年级毕业生参加中考,升入普高73人,升入德江中等职业学校73人(升入本县中职学校(项目学校)人数67人,就读本县中职社会青年人数6人),51人读县外省内省外中职,保质保量完成了中职目标任务。
  九、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到位,努力创建“平安校园”,为实施教育“9+3”计划保驾护航。
  一是把把宣传教育放在首位。各学校通过上法制教育课、张贴宣传画、开展应急逃生演练、举办签名活动等形式让师生懂得和掌握防震防灾、防电、防水、防火、防雷、防暴力、防交通、防食品安全等等知识,增强了师生安全防范意识,确保了学生不出安全事故。二是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各中小学在校园内开展管制刀具大清收,协同相关部门对在校园周边销售管制刀具的商贩摊点进行彻底的整治,对校园周边违法建筑、噪音影响、非法诈骗、非法招用童工等不良因素一一进行排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化解各种矛盾。各学校对校舍及设施设备、食品卫生、校园车辆、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师生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切实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加强寄宿制学生的食品安全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严把食品进口关,保证了不出食品安全事故。四是严格实行校门“开关制度”,严禁不法车辆、不法分子、高危人员和商贩等进入校园。五是教办与学校,学校校(园)长与班主任及每一位教师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使师生安全得到保障。六是实行安全工作报告制和责任追究制,增强了学校领导安全责任意识。七是全乡各中小学绿化、美化、硬化、净化、文化等“五化”落到实处,使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园、生活的乐园。由于各学校积极创建平安、文明、和谐校园,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例如:龙泉中学“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得到教育局和学生家长的好评,为全乡创建“平安校园”起到了以“点”带“片”的推动作用,有效推动了全乡教育“9+3”计划工作。
  经费投入到位。自教育“9+3”计划实施以来,龙泉乡政府投入3万元资金,用于教育“9+3”计划工作宣传、教师培训、设备设施建设、资料建设等,各中小学校积极筹措资金投入该项工作,使全乡教育“9+3”计划整体工作不断向前迈进。
    龙泉乡人民政府由于工作措施到位,全体师生辛勤付出,战胜各种困难,不折不扣完成了黔府发[2013]1号和黔府办发[2013]18号文件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德江县教育局、铜仁市教育局、贵州省教育厅领导先后到该乡对教育“9+3”计划进行督导评估,肯定了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极大的鼓舞了全乡教职工不断努力工作信心和积极性,将继续乘着教育“9+3”计划之春风进一步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内部管理,进一步促进全乡教育均衡发展,狠抓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全乡教育教学工作更加规范,更具特色,更高质量,进一步向内涵深处发展。(编辑:毛世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