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艰难朗读:“教育公平”的七次维权

编辑:58ts  发布时间:2010/4/29 13:07:13 

[导读]户籍制度限制的,仅仅是在北京从事普通工作的外来人口的子女。“北京的户籍准入制度是阿谀权贵的。”专门从事教育公平的民间NGO工作者章冬翠批评说。

有北京户口,还是没有北京户口,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两个世界。

在北京的小学里,同样年龄、同样聪明可爱的孩子们,会被按照不同户籍划分到不同的班级。北京籍学生获得全校最优秀的老师教导,而非北京籍学生则要面对走马灯般更换的老师,甚至不得不跟着清洁工读书。

4月15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今年的“小升初”政策中,特别提出“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北京市统一规定同等待遇免试就近入学”。北京市教委宣教处一位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3-5年内,北京市会在各个区县实现西城区这样的‘无区别’报考。”

这一切,是今年4月间,一批非北京市户籍学生家长与北京市教委及海淀区教委对话、沟通七次得到的回报。此前,在除西城区以外的北京市十多个区县,就读的外地户籍小学生,一律没有正常的报考北京中学的资格。

但凝结户籍制度上的坚冰,看似在融化,却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

清洁工人也能教语文

刘万萍(化名)是勇于和教育部门直接对话的家长中的一个。

2004年3月,因为被公司派驻北京,刘万萍一家从深圳来到北京。一安顿好,刘万萍就开始为恰逢上学年龄的儿子王明(化名)联系学校。第一所小学的校长开口就要借读费6000元。刘问:“为什么要那么多钱,能不能开个收据?”

校长拒绝解释和开收据,“就这个数,不上就走!”刘万萍气愤的扭头就走。

一周后,在缴纳借读费之后,王明成功就读另一所公立小学。按照北京与非北京户籍的区别,王明和其他非北京户籍的孩子一起分到了4班。

根据户籍分成的1、2班,和3、4、5班,教学质量差距明显。第一年,4班的老师来了又走,仅数学老师换了五任。最缺人手时,学校找来一名校园清洁工来教语文。

“语文老师”的第一堂课上,她在黑板写上了六个字,眼尖的同学指出:“老师,有两个字写错了。”

“嗯,这两个字不重要。”老师愣了一下回答说:“你们就学另外四个字吧。”

一次,王明的英语测试只考了20多分,而整个4班38个学生,只有6个人及格。

“我去问英语老师怎么回事,他却问我家孩子有没有报他的英语辅导班,说不报就永远考不及格。原来他在4班课上什么都不讲,所有内容都留在收费的辅导班上教。”

从那以后,刘万萍每天自己给王明补习英语。当年期末考试,王明英语考了满分,但其他学生们的考试成绩仍然一片“红灯”。到后来,因为退学或转学的学生太多,专门安排非北京户籍学生的3个班级只好缩减为2个班级。

“3、4班的情况确实很糟糕,我很想给孩子调到1班去,因为那是重点班,除了一个外地孩子外全都是北京孩子。”

刘万萍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用,最后在其他老师提醒下,分别给了年级主任和1班的班主任各一千块钱的购物卡,王明这才调到了1班。

2009年,王明升到五年级,刘万萍开始为孩子的升学忙碌。因为一家都是深圳户口,在北京能办理临时学籍。刘万萍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全家回深圳,保住孩子的受教育权利;要么留在北京,继续面对孩子的升学难题。

经过反复考虑,刘万萍辞去工作带孩子回深圳办理学籍保留,而她的丈夫暂时留在北京。办完学籍,母子俩回到北京。转眼到了今年3月北京“小升初”报考的日子,1班的教室里,几十个孩子在静静的填着升学考试的报名表。王明左看看、右看看,班里的所有同学都在填表,只有他没有。

倾斜的户籍准入制度

法律工作者严野曾经牵头进行非北京户籍人口教育现状调查,并在3月28日发布了专项调查报告:北京现有居住人口中,有近1000万外来人口的子女,无法享有正常上学和升学的权利。

早在2008年11月,北京市人大常委就修订颁布了北京市实施《义务教育法》的细则办法,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保障外地来京务工农民子女中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但市一级的政策,在区级的操作层面上被架空。每年5月初,各区县都会自行制定发布本地区的“小升初” 择校考试政策。目前,除西城区开始对所有户籍小学毕业生实施一视同仁的电脑派位外,其它所有区县均按户籍将考生区别对待。在海淀区,非北京户籍的小学生,没有派位资格、不能参与小升初考试;而朝阳区则规定在北京学生派位结束后,非北京户籍学生才可参与少量偏远学校的派位。

但户籍制度限制的,仅仅是在北京从事普通工作的外来人口的子女。“北京的户籍准入制度是阿谀权贵的。”专门从事教育公平的民间NGO工作者章冬翠批评说。

在北京,没有本市户口的八类非京籍学生,如华侨、港澳台胞、留学回国、外省市驻京机构人员的孩子,都可以与北京户籍学生享受同等待遇,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则受到多方限制。

章冬翠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外地籍学生,特别是其中的“二代移民”(父辈从老家向北京迁徙,从小在北京生活,学籍在北京但户籍在老家的孩子),他们无论在北京还是老家,都无法参加正常的“小升初”考试,而升至初中后,这些学生在北京也不再拥有学籍,在北京参加的初三毕业考、中考成绩,老家都不承认;在老家也没有学籍号,遂成为无人认领的“黑户学生”。

“这些孩子父母在北京上班和经商,孩子单独回老家没人照顾,许多因此变成留守儿童和问题少年。”章冬翠说。

追求教育公平的维权之路

今年3月19日,一批非北京市户籍学生的家长,曾在严野、章冬翠的援助下,向北京市教委提交了一份名为《北京非户籍居民对公平教育权利的要求》的呼吁,刘万萍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家长们提出的请求是:一、所有北京小学毕业生,不分户籍一律平等参加电脑派位,就近免费入学;二、所有北京初中毕业生,不分户籍一律平等参加中考和填报志愿;三、改革招生体制,实现所有在北京上学的孩子,能够不分户籍平等参加高考。

北京市教委答复称,小升初考试政策由各区县教委自行制定的,学生家长可直接和区县教委联系。于是家长们再次来到海淀区教委进行咨询与沟通。随着交涉行为的影响逐渐加大,参与的学生家长也在增加。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学生家长们七次奔波于教育部门之间。在4月13日的第七次交涉中,北京市教委的态度有了松动。基础教育处负责人向家长们保证:“会让外地孩子平等上学。”

两天后的4月15日,北京市教委公布的2010年度“小升初”方案中,明确指出:“入学方式按照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开展,本市户籍学生和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均按照这个基本原则操作。”

在采访中,北京市教委宣教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政策调整的确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促成的。一方面,教育部年初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教育公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北京市教委也已将改革纳入工作规划;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强烈需求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但在部分家长的解读中,上述政策表述似乎仍留有空白。区县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方案和招生部门的具体实施意见、当年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招生范围、招生计划,将仍由各区县政府和教委制定——这意味着,区县依然拥有较大的自主决策权。

“同城待遇、同班学习、共同发展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我们计划用3-5年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浩在4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但成千上万名北京各区县的非北京户籍学生家长们,仍在继续焦虑地等待本区县政策细节的出台。

“有时候我在想,所有这些究竟是为什么。仅仅因为没有北京户口,孩子的受教育权就无法得到公平的保障。我们这一辈已经这样了,希望下一代能不再重复我们的老路,希望他们自由而快乐的成长。”刘万萍说。

(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