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2006-10-24 |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始于基础教育

编辑:58ts  发布时间:2010/4/29 22:26:38 

 

武书连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

2003年9月16日,笔者在《科学时报》发表了《2003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排名》。希望通过对中国大学研究生院的评价,引起教育界对创新教育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的作用的重视。因为毕竟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比较不是有固定教材的本科生教育的比较,而是以创新为灵魂的研究生教育的比较。

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指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师资队伍可以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分解为两个定量的指标:一个是外国留学生占研究生的比例,世界一流大学外国留学生占研究生的比例在20%以上;另一个是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论文数量,世界一流大学在英国《Nature》、美国《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居世界大学前30名。

表一和表二是几所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和几所公认的中国一流大学在外国留学生占研究生比例和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对照表,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在师资方面的巨大差距。

表1              4所世界一流大学与4所中国一流大学外国留学生占研究生比例对照表

 

哈佛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牛津大学

东京大学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清华大学

研究生总数

11269

7089

3600

6562

9399

4466

6624

9063

留学生数

2400

2363

1500

1571

289

119

84

70

留学生百分比

21.30%

33.33%

41.67%

23.94%

3.07%

2.66%

1.27%

0.77%

(4所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和留学生人数引自清华大学崔国文、姚崇兰撰写的《关于世界一流大学与留学生培养的思考》一文,4所中国一流大学的留学生人数截止2002年3月)

1999-2001年3所世界一流大学与6所中国一流大学

表2                      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的论文数对照表

 

哈佛大学

剑桥大学

东京大学

北京 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浙江大学

复旦大学

清华大学

Science

194

48

68

6

2

1

1

3

1

Nature

205

99

63

0

0

4

0

2

0

合  计

399

147

131

6

2

5

1

5

1

(只统计文献类型为“Article”、“Letter”、“Review”的论文单位,且不区分第一作者和合作者)

表中所反应的巨大差距,人们可以找到许多原因,但其中最根本的是我国基础教育普及缓慢,而应试教育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表面看来,中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大学之间的差距,但其实质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中国国民平均素质与发达国家国民平均素质的差距。国民平均素质的差距是中国与发达国家最根本的差距,因为大国综合实力的比较归根结底是国民平均素质的比较。因此,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最快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最重要的就是抓好小学,尽快普及高中教育,在此基础上,早日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可是5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人均经费始终位于世界后列,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普及了高等教育的情况下,我国却还没有普及高中教育,致使我国国民素质至今位于世界后列。在最近十多年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又把主要精力放在一两所大学的建设上,结果是事倍功半。设备、资金、高级专门人才都可以引进,唯有13亿国民的素质是无法引进的。

基础教育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需要起到的另一个关键作用是废除应试教育,从小学就培养学生敢想敢干、敢于怀疑、敢于创新的精神。谁都知道,研究生教育是创新教育,但是在基础教育和本科教育阶段实行应试教育,到研究生阶段再提倡创新就太晚了。不能说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情况不佳,只不过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应试教育的弊端才充分暴露。因为研究生阶段提倡创新,不再用考试来考量一个学生的优劣,学位论文更没有固定的答案。而我国的应试教育要求学生循规蹈矩,不许创新,这就扼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创造力,把优秀的学生培养成了考试机器。只要是考试,那就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学生能胜过中国的学生。但是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的恰恰不是考试,而是创新、是探索未知领域,这正是中国的学生,也就是中国的大学教师最薄弱的地方。

应试教育降低了国民的创新能力,不废除应试教育,中国就不可能出现世界一流大学。就是把哈佛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整体引进中国,在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下,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一流大学就会变为二流大学、三流大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