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北京高中课改面面观

编辑:胡健  发布时间:2010/11/30 20:40:26 
 

北京高中课改面面观

 

随着北京市各区县中学的陆续开学,北京市高中课改方案终于尘埃落定,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此次被媒体称为“建国以来基础教育领域发生的最重大的变革”的课程改革,几乎在高中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做了“大手术”。不过,如此“巨变”还是让部分已经开始课程学习的高一新生感到迷惑,甚至一些家长也坦言“弄不明白”。为此,《教育》旬刊记者近日经过多方调查,了解,逐渐揭开了北京高中课改的“真面目”,将一个完整的课改轮廓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教材一分为二

据《教育》旬刊记者了解,此次高中课改后,除政治、化学、体育三门课程使用统一教材外,其他科目均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两套教材供各区县选用。两种教材虽然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但都按照统一的课程标准编写。这意味着学生无论选择那种版本的教材,都不会对学习产生影响。

按照课改方案的要求,教学将采用一纲多本——在一种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采用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教材进行教学的方式,学校只用教材去实施教学,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脱离某一个版本的教材,因此教材版本的差异不会导致学生对每种教材都“面面俱到”。不过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多参考几种教材,有利于拓宽视野。

以语文教材为例。西城、朝阳、东城等8个区县将使用北京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其余区县则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学生在选定某一版本的教材后,若对其它版本的教材感兴趣,可自己到相关书店购买,学校不做相关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将根据固定的教学大纲,将教学要点传达给学生,然后根据和学生相同的某一版本的教材为例,向学生做简单讲述,然后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即可。学生可在自己的教材中选择相同或相近的篇目进行学习。

此外,每个版本的教材都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现代纸质教材,和过去的教材一样;另外的一部分是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所用的扩展阅读资料,扩展阅读资料数量大概是1×4(一篇课文有四篇扩展阅读的内容)。前不久颇受争议的金庸小说《雪山飞狐》其实是在扩展阅读资料里,而扩展阅读资料除了编写者提供的参考篇目之外,每一位语老师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做出调整。

据本刊记者了解,教材打破统一的目的就是让教师不再成为课堂的主角,按照课改要求重新设计教学思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他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课程分八个领域

据了解,新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编制上以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为标准,把高中课程分为8个领域,分别是:语言与文学领域(语文与外语)、数学领域、人文与社会领域(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领域(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领域(音乐和美术)、体育与健康领域、综合实践领域(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技术、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设置的学习领域。

据《教育》旬刊记者了解,在这八大领域中,又分必修和选修模块。除必修模块外,新课程开设的选修模块分两大类: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为满足学生不同潜能与发展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这两类选修课程的开设体现了高中课程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方面的兼顾和整合,也满足了不同学生个性特点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是共同基础中的个性发展。

以技术领域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为例。在信息技术课中,必修模块为信息技术基础,选修模块为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等5个模块。

据了解,此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高中课程八大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全新的课程领域。它是由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独特的必修课程,目的是要让高中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实践和服务的学习体验。发展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此外,按照课改方案,各个学校还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校本课程。此举的目的是为了体现学校特色,扩展学生和教师视野,充分挖掘学生兴趣和潜能,但校本课程不纳入高考,不会对学生高考造成影响。

 

选课设四大方向

据《教育》旬刊记者了解,根据课程设置的标准,学生选课设四大方向,即文科、理科、艺术或体育和直接就业。划分四大方向是为了指导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应课程完成规定的学分。在新课程之前,高中生的学习方向也是与这四大选课方向相一致的,惟一不同的是,现在全部采用学分来管理课程的修习情况。这意味着学生无论选择哪种方向,都应达到毕业学分的要求。

这种设置将决定学生有充分的选课权。按照课程要求,每个高中生每学年应在语言与文学、数学等8个学习领域中分别获得一定的学分,这些学分汇总后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修满144学分之后,学生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选修更多的课程内容,获得更多的学分。

选修课的开设将使学生体验到选择学习的乐趣。以往的高中教学,全部由学校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设置课表,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一样的。而新课改后选修课的增设将打破这种“千人一面”的学习场景。根据每个人选修课程的不同,学生都将拥有一份个性化的课表。

据悉,过去按照班级开展教学的管理方式将会被改变,因为选修的课程不同,学生可能在不同的课堂遇到不同的同学,这种新式的学习方式被称为“走班制”。 据了解,“走班制”已经成为一些新课程实验地区和学校进行教学班级管理的一个新探索,但由于此次北京高中课改后行政班和教学班将同时存在,所以在课改初期,大规模的“走班制”将不会出现。

 

评价有三种机制

据了解,此次北京高中课改的最大亮点是改变了过去仅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单一模式,引入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性评价模式。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是学生高中三年的总结,它的主要用途是为学生和家长选择高校或工作岗位提供参考,同时也为高校选择学生及入学后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赵学勤表示:为了给高校选拔人才提供真实客观的参考依据,综合素质评价也将更多采用测量结果,如会考成绩、学生三年来的获奖记录或科研成果等6个方面的指标,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这些客观的评价结果将会在最终评价中占据一定的分量。

赵学勤表示:最终评价的具体评判标准和方式还在进一步研讨中,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会在记录中对有特长的学生给予突出。

除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外,高考作为重要的评价模式仍然继续存在。尽管和课改对应的新高考方案还没有出台,但新高考仍然实行文理分科以及艺术类或体育类招生录取的办法却是肯定的。新课改按照学生未来的学习方向规定了选课要求:人文学科方向的学生除了要从相关科目课程标准所设置的选修模块中选修语文、英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传统文科外,还需要选修物理和化学;而理工学科方向的学生则再没有历史、地理等文科选修要求,只是加大了对数学、生物、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的选修量;艺术或体育类方向的学生则要多选艺术或体育与健康等科目的模块。

据《教育》旬刊记者了解,目前北京市高考改革项目组正在加紧研究3年后的高考方案。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最迟提前一年向社会公布(即2010年的高考方案2009年公布)。在此之前,方案的基本框架确定后将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总的改革方向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高中会考作为传统的评价模式仍会保留,考试科目分为两级,分别为全市统一命题和区县自行命题。其中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的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共9科。由各区县自行命题评卷的科目为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操作。

会考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各科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将以高中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依据,难易适度,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对各模块间知识的整合与应用能力。考试时间初步定为每年的1月和6月,每年组织两次考试。考试成绩将实行等级制,评卷时按原始分记分,按等级制通知考生。参加会考的对象是普通高中在校生,所有学生都应参加,同时也允许其他各类人员报名参加考试。经过考试成绩合格的学生才能获得高中毕业证书。 记者  张小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