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特色教育

本市首位武术非遗传承人传授学生自护术

编辑:58ts  发布时间:2010/5/18 13:53:10 
 校园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调查显示学生自护能力和意识较差———

  近日来,频频发生的校园安全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的自护能力和意识都较差。为此,北京市首位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三门”功夫的第四代传人张晓航组织校园安全专家、武术专家共同研究制定了“校园安全小使者训练营”,针对校园常见安全问题,开设了一系列的安全应对训练。

  张晓航指出,通过对前来学习武术的中小学生及家长调查显示,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或突发意外事件,不少学生显得惊慌失措,即便有时在老师的组织下场面仍然出现混乱情况。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只是一次演习,因此出现了笑着跑出“灾害”现场情况。在某幼儿园举行的模拟遭遇歹徒现场,不少的孩子吓哭了却不知道如何逃生。张晓航表示:“尽管演习不能跟实际发生情况相比,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应急能力和自护自救意识都比较差。”

  “我们一方面痛恨歹徒的凶残,另一方面也惋惜孩子自卫意识和能力的缺乏。如果他们掌握一些自卫的技能,则在很大程度上能保护自己和小伙伴逃生。”张晓航说,“目前,我们组织校园安全专家、武术专家共同研究制定和开设了以系统的武术训练为基础,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的一整套简便易学、实用有效的应对措施,其中包括识别危险歹徒的15种技巧、迅速逃脱10种防避术、5种常见凶器的破解术、5种文具武器的防卫术、组织同学防卫的集体战术等。”

  看着6岁多的儿子跟着老师练武术动作,家住中科院的刘先生告诉记者:“现在都是一个孩子,孩子的安全除了父母和学校提供必要的保障外,最关键的还是要孩子自身掌握一些自卫技能。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觉得孩子的自卫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在家里我手一扬孩子就能条件反射似的用学到的招数进行遮挡或者逃跑等自我保护。”

  “在大多数家长和学校老师的认识里,学生的学习成绩远比安全意识和能力更重要,大人的这种错误认识也普遍地渗透到学生当中。”长期从事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工作的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副主任许建农说,“家长和学校都应该对孩子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教育,培养他们自我保护意识。现在的课堂上尽管也讲自我保护,但都不具体,家长可以通过搜集相关资料,让这些事件情景化,教给孩子如何应对这些突发事件。” (记者 邓兴军)

  现场探访

  小学生热练书包防身术

  昨天下午3点,在北京长帧国术馆里,10多名小同学认真地伸胳膊踢腿,跟着“张三门”功夫的第四代传人张晓航学习武术自卫术。

  “面对歹徒的凶器,首先不要慌张。”张晓航提醒小同学,“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书本、书包、水瓶等进行自我保护。”

  随后,张晓航先教授小朋友徒手防身术,随后又教书包、书本、水瓶等防身术。国术馆的武术老师还现场扮演“持刀歹徒”,学生手持书本、书包、水瓶等进行自卫。“遇到歹徒的时候,可以把课本拿在胸前来挡刀子,因为凭一击之力很难用匕首刺穿课本。”张晓航向小朋友示范说,“手头如果拿着笔,无论是铅笔还是钢笔,在挡住对方刀子的时候,就果断地刺过去,要刺关键地方,越快越好。如果桌子上放着铅笔盒,当持刀的陌生人冲过来,同学们第一反应是抄起铅笔盒砸他;扔完铅笔盒,可以拿凳子砸歹徒,也可以抄起来架到胸前,既可以防刀,也可以当矛。”

  张晓航还给学生介绍了其他四种常见的凶器破解术:在上风口的时候可以向歹徒撒土;有带水习惯的同学发现坏人的时候,先把瓶子打开,对着歹徒的脸和头使劲泼,一边泼一边迅速离开;巧用衣服,刀子一旦碰到软东西就很难切割上力量。对付持匕首的歹徒,先把衣服往对方胳膊上一缠,匕首就成了摆设,如果是两个同学还可以一人揪住衣服的一头上去把歹徒缠住,就算缠不住,也可以扔过去遮挡视线,趁机逃跑。

  专家支招 跑的时候也有技术

  北京长帧国术馆的张晓航介绍,当同学们通过看表情和行为判断出遭遇危险情况时,首先要“跑为上”,跑的时候也有技术。

  如果自己与坏人有很远距离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躲避方式:绕障碍跑,障碍物可以有效地保持两人之间的距离;穿马路,马路车多人多时,嫌疑人想要跟上侵害目标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尤其是在红绿灯变灯的时候;向岔路口跑,多一个逃跑的方向,多一份存活的几率,千万别跑到死角里,尤其是封闭的屋子里。

  如果有手机等通讯工具,拖一分钟是一分钟,直到拖到救援来。但是如果不能跟他人联系的时候,还是建议不要去死角;跑到人堆里对身材高大的男人喊“老爸救命”借以震慑歹徒。

  张晓航指出,如果歹徒距离自己较近,这时就要迅速地向远离他持器械的那只手的方向移动,同时往他背后转身,“背对背的状态虽然很近,但是很安全。”(记者 邓兴军 钱冰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