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三尺讲台上的史学大家-李学勤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www.zgddmx.com  发布时间:2011/9/17 6:50:46 

三尺讲台上的史学大家

——记2011年度“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李学勤

李学勤,1933年生,1951年~195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年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殷虚文字缀合》一书的编著,1954年~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1996年起任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2003年回母校任教,现为我校历史系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曾先后获“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称号等。著有《东周与秦代文明》、《古文字学初阶》等30多部专著,发表论文800余篇。2008年至今,主持清华简的整理和保护工作。其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对我校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为李学勤教授(左二)荣获2011年度“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记者 郭海军 摄

夕阳西下,晚霞的余辉透过落地窗,温暖地洒在客厅里,留下阳台上绿色植物宽大斑驳的影子。

整个房间透着中式的古朴,虽然没有精致华贵的设计,但却古香古色,一尘不染。客厅的整面墙被打成书柜,各种历史、考古、甲骨文、青铜器等相关专著陈列其中,书格中不时点缀几件主人心爱之物。在书柜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着一块金灿灿的奖牌,上面刻着几个大字:2011年度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奖牌的主人就是著名历史学家、我校历史系教授李学勤。

拼接历史的碎片

2011年,已是78岁高龄的李学勤虽然霜染两鬓,但依然精神饱满,说话中气十足,像是五六十岁的中年人。每个星期,他都会拿出几天时间,在学校有年头的老图书馆里,戴着老花镜,手拿放大镜,醉心地埋首于几千张竹简的照片中,不知疲惫地寻找着答案……

2008年7月15日,一批散落于香港、澳门等地的战国时期珍贵竹简入藏清华。根据考古学文物博物馆的原则,不确定出土地点的以收藏地点命名,于是,这批竹简被称为“清华简”。

竹简来到清华的那一天,李学勤终身难忘。那天天气炎热,李学勤和其他学者在图书馆见到了装在盛满水的大塑料箱子里的竹简。一打开箱子,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他们心里暗想:坏了,里面有化学药品。再仔细观察,发现部分竹简上还长有霉点。经过化学系分析中心的检验判定,这些霉点是活菌,对娇嫩的竹简的伤害是致命的。李学勤立即决定向校领导报告,改变之前的保护方案,立即实施紧急抢救。于是李学勤放弃了暑假,带领大家全力投入,在白手起家的条件下建成符合要求的实验室,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竹简的清理工作中。

第一轮清理工作一直持续到当年的10月份。在初步清理之后,对它的认识也逐渐增多。2008年10月14日,学校邀请李伯谦、裘锡圭等11位专家对这批竹简进行观察鉴定,《鉴定意见》中这样写道:“一致认为,这批战国竹简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李学勤在当月所写的《战国竹简入藏清华》一文中,以王国维的著名讲演为小标题写道:“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字里行间,跃跃欲试之情溢于言表。

“出土的文物总的趋势只能变坏,不能变好,这是不可逆的,因此需要尽快拍照。”在初步清理结束后,李学勤等人开始琢磨如何更好地为清华简“留影”。他们邀请清华美院的摄影专家共同研究,最终以带水拍照的方法留存了竹简的原色原貌。

经过整理,共发现包括断片的2388枚竹简。此后在残片中经过红外线照相,又找到了100多枚,共计2500枚左右,估计完整的有1700~1800枚。简的形制多种多样,最长的达到46厘米,最短的仅有10厘米左右。简上面的墨书文字出于不同书手,风格不尽一致,大多结体精整,至今仍很清晰。有少数简上还有红色的格线,即所谓“朱丝栏”。

  这批清华简的文字主要属于经、史类典籍,为人们展开了二三千年前古代中国的历史画卷,丰富了原始性材料,也对某些历史研究作出订正。其中,竹简中有关《尚书》的内容是一大发现。自秦统一中国之后,秦始皇进行了大规模的焚书运动,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典籍都散佚殆尽。我们现在所读《尚书》二十九篇被称为《今文尚书》,系汉文帝时由秦朝博士伏生攒写而成,而此次清华竹简的《尚书》部分是2000年来首次出现的真正的《古文尚书》,将为研究和认识《尚书》提出新的问题,做相当大的修正。

“清华简就像是一个‘富矿’,随着整理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新发现被挖掘出来。”李学勤说。目前,清华简的整理报告第一辑已于2010年10月出版发行,第二辑也正在校订阶段,将于2011年底出版发行。第二辑由138枚竹简组成的《系年》,是一部完整的史书,是将颠覆我们对历史上许多问题认识的又一重大发现。

“我们的研究工作不是发明,而是发现。在发现的过程中,有很多愉快与期待,这是幸福的时刻。”李学勤满脸笑容地说。

图为李学勤教授(左二)与同事共同研究“清华简”。记者 郭海军 摄

清华结缘六十载

年逾古稀的李学勤,与清华结缘已经整整一个甲子了。

李学勤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协和医学院工作的父亲对他的期待是当个脑外科医生。但是李学勤从小就对符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越是看不懂的就越觉得有趣。1950年,17岁的李学勤就对甲骨文“动了心思”,为了搞清楚这些难懂的符号,他常常跑到北京图书馆查资料并小有心得。

在中学他还接触过另一种符号:数理逻辑。有一次,李学勤读到金岳霖先生所著《逻辑》一书,其中一章“介绍一个新逻辑系统”,里面都是他不认识的符号,这一下子引起了李学勤的兴趣。1951年,李学勤顺利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师从金岳霖先生,希望学习数理逻辑。

1952年清华院系调整,李学勤所在的哲学系被调整到北京大学。就在这时,恰逢上海博物馆的郭若愚先生就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拼接复原工作编辑了一本书,交给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后者转交给成立不久的考古所所长郑振铎。陈梦家先生那时也由于院系调整刚刚从清华大学中文系调入考古所,认为这部文稿还可以做一些补充工作,于是陈梦家向郑振铎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北京图书馆的曾毅公,一个就是19岁的李学勤。此后,李学勤就留在中国科学院工作,后来担任历史所所长。

虽然最初在清华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开启了李学勤与清华半个世纪的缘分。“我在这里念书,认识了许多老师,向他们请教学习。实际上我研究甲骨文,还是从王国维这个传统来的。可以说我整个的学术知识道路,都是从清华这个传统来的,所以我对清华的感情很深。”

上世纪80年代,清华筹备重建综合性大学,恢复文科的准备工作陆续开展。“当时,我以前清华的同学羊涤生、刘鄂培两位教授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回到学校。我说愿意,但是我当时做不到。实际上我从1985年开始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到1991年担任所长,这期间不可能离开社科院的岗位。而且,从1996年开始我还担任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工作非常繁重,所以在清华的时间并不太多。”

终于,李学勤找到了回报母校的机会。1992年,他在报纸上看到南方一所大学建立了一个没有编制的研究所。“我灵机一动,用外面的力量来建设大学里没有的学科也是很好的呀。”李学勤立即向学校反映了这个意见。那时候徐葆耕教授是中文系主任,他听说此事后向时任校长张孝文报告,张校长非常支持,在校务会上正式通过后,于1992年由李学勤牵头的“国际汉学研究所”成立了。

成立之初的国际汉学研究所挂靠在中文系下面,实际上是个“三无”单位,“没有编制,没有房子,没有钱”。但是在李学勤、徐葆耕、葛兆光教授等的共同努力下,这个“三无研究所”居然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想来真是不可思议。从那时开始,李学勤作为兼职教授(后来是双聘教授),和清华的缘分更深了。此后,李学勤又担任了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2003年8月,当各方面条件成熟时,李学勤终于找到机会,给社科院的领导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想报答母校的心意。终于,他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清华园,成为历史系的一名教授。

李学勤的一生就像是一个圆满的圆,以清华为起点,又最终回到了清华。在他学术成果累累的人生道路上,承接起了清华老一辈大家学者的衣钵,并将此视为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将科学之方法、清华之精神、人生之态度传承给年轻一辈的清华人。

桃李芬芳满天下

“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李先生的情形。他当时60多岁,精神很好,脸色红润,头发略有银丝,但是声音洪亮。”后来成为李学勤博士生的陈颖飞这样回忆道。那是2000年,陈颖飞还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慕名去听李学勤在清华举办的“简帛班”讲座。讲台上的李学勤谈吐潇洒幽默,把枯燥难懂、争议颇大的《五行》讲得非常清楚,妙趣横生。

李学勤非常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来清华后,他每个学期都会为研究生开设一门新课,为此,他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他说:“值得!”他开设的“出土文献选读”博士生系列课程,系统讲授甲骨学、青铜器学、出土简帛等内容,虽然课程内容学术性很强,但是每堂课都挤满了人,很多人甚至是从其他地方慕名而来。在课下,无论是哪儿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李学勤都会认真解答。不过今年由于身体原因,学校暂停了他的课,没课可上的李学勤觉得有些遗憾。

“我是发自内心地非常喜欢给研究生上课的。一方面和学生亲近,能让自己年轻些。”李学勤笑着说,“另一方面,教学相长,的确能对研究产生启发。教书可以让人的知识变得很系统,无论所教的东西多窄,古文字学、甲骨文、字,或一个时期的字,虽然所讲授的范围不一样,但是都需要有一个系统的知识背景。而且,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前沿性研究,但只能做一个专门的方向,一个人不可能包揽所有的研究方向,还有很多人在做背景方面的研究工作。通过教学可以激发我接触这些研究,从而进一步打开了研究视野。”

任教清华后,李学勤先后指导博士研究生9名,其中毕业5名,1人被评为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新秀”。78岁高龄的李学勤目前还在指导着4名博士生和1名硕士生。每个星期他都会把学生们叫到自己的家里来,面对面地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我会告诉他们什么是最前沿的研究,当前存在什么问题,但我不会告诉他们怎么做,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判断去选择。我也希望他们能够在专业之外,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没有判断力,就不能形成一个精神世界。”

在2011年9月9日我校召开的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李学勤获得2011年度“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在致辞中李学勤深情地说:“我在清华读书只有一年,但是清华教学科研的优良传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我始终不能忘记。我也一直觉得教书育人是一个学者的应有职责。时隔50多年,我又重回清华,最终成为了清华的一名教师。能为母校、为教育事业再尽一些力量,是我无上的荣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