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画名家

笔底龙蛇——走近中国第一批书法博士黎东明先生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www.zgddmx.com  发布时间:2011/11/22 17:44:35 

  

  中国第一批书法博士黎东明先生

  

  黎东明先生的书法

中国第一批书法博士,同时也是目前广西仅有的两位书法博士之一的黎东明先生,现为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并就任广西师大书法研究所所长。黎东明教授甘于奉献三尺讲台,心无旁骛,默默耕耘,近年来带出不少在业内初露峥嵘的书法专业研究生。从出版独著《秦汉篆书》,短短7年时间,共出版专著多达5部。发表的论文更是数量可观。1999年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并获得书法专业博士学位后,就在广西师大独立完成科研项目“中国书法基础及其教学实践研究”。今年,他还首倡成立广西中小学书法师资培训基地。为了筹办全区大学生书法大赛,他屈尊四处拉赞助,为广西书法教育奔走呐喊。用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来说,当地球人都不能阻止中国人的书法热,你还不认识黎东明博士,那你就out啦!

与黎东明博士的相识,缘于日前在南宁跨世纪书画艺术馆举行的“著名书法家屈则俭媒体见面会”。会上方知屈则俭师从黎东明博士,两人有着多年师徒之情。此番屈则俭刻字作品“君子不器”入展在南宁举办的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黎博爱徒有加,虽然身兼书法和文艺理论两个专业的硕导,教学事务繁重,仍拔冗连夜从桂林赶到南宁,为学生鼓劲。

会后幸得专访黎东明博士的机会。选了一处静心斋,沏上一壶茶,点上两碟茶点,且听黎博谈经论道,边吃边聊,无所拘束,事前也没设置什么具体的主题,不过,谈笑之间却是收获颇多。从文艺如何为社会服务、无心插柳报读师大、书法教学如何更科学、广西中小学书法师资的培养等等话题,黎东明博士的回答都很给力,过后仔细一揣摩,回味留香,权当是上了一堂宝贵的书法课吧。

黎东明博士书法启蒙于小学时期。说来也有些滑稽,那时全国处在“文革”浪潮中,贴满街头巷尾的大字报、现代人的无名书法帖,乃至无名人士誊写的“毛主席语录”,成了学习书法的“教材”。小学语文老师廖廷珍写得一手好字,小小年纪的黎东明耳濡目染,也自觉拿起毛笔比划。中学时候的黄善慈老师,因为书法好,但凡写标语必是专业户,黎东明就在一边痴迷的看。

1960年代民间已经出现书写样式很标准的条幅书法,匠气十足,在那个既无电脑,也无网络,ktv、烧烤、酒吧夜店等等休闲娱乐概念全无的时代,书法作为一项视觉艺术效果很强的传统文化,承载了很多人精神文化需求上的苦乐悲欢。黎东明初习书法,临帖时并无古代字帖,全凭兴趣爱好,是书法了得的语文老师把他引进了一条日后让他结上“不解缘”的书法之路。

话说书造本无法,并不是说“无法”,而是其“法”不在于形式多美,构造有多形似,而是既能融会贯通书坛先贤的精髓,又能挥洒自身对于文化、美术等人文科学的独到见解,下笔有神,充满灵气。孩童时代的“无字帖”启蒙,与其说是不规范的,不如说“无师自通”和“触类旁通”才是难得的,为日后的专业书法研习打下了基础。

古人书法流芳千古,贵在“逆”,以常人所想不到的构图,创作出意境深邃的艺术佳作。黎东明说,如“点”的笔画,形状多样,有尖,有圆,有方,而写字的毛笔,笔杆是硬的,笔头是软的,两者“软硬兼施”,力道几何,拿捏出不同的形状,彰显功力。所书写的字,形态各不同,但从空间构成、浓淡亲疏以及笔画倾斜度来看,整体格局却又在“逆”中达成协调,形成书法者自身的书格。

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研习书法有个形容词——“临池不辍”,多少人日夜兼修,勤学苦练,却往往不得要旨,蹉跎了岁月,白了少年头,术业专攻,却成就寥寥,可谓歧途难返。1981年,20岁的黎东明考上大学,其间有个插曲,他在当年的志愿一连六栏都只填一所高校——广西师范大学。那会儿谁也没想到,那年的广西师范大学有个叫黎东明的新生,注定将从此缘定此地,并在日后叱咤书坛,乃至引领全国书法教学潮流。

广西师范大学的求学经历,为黎东明从“无名字帖”的懵懂成长之初,打开了一道师从名师,接受现代专业书法教育的成功之门。师从著名书法家伍纯道教授研习中国书法10余年。传统的书法教育,方法囿于固有思维,为师者给贴临摹,只重圈点,而无系统周详的点拨,书法学习犹如绣花针的小脚老太,技艺不可谓不精,却步履蹒跚,实在赶不上鬼怪精灵的后生娃。黎东明认为,传统的书法教学方法科学性不足,方法单一,运用现代理念解构古人的教学书法远未深得其旨。现代书法教学,侧重于如何训练对古人字帖的观察力,如何练就一双“毒眼”,运用“解构法”,逐字解剖,每一笔划的落笔、走向,均细致入微。比如研习二王,就需把二王的字“切开”,从空间上对每一个字的结构进行细致分析。黎东明曾经彻夜不眠,只为研究一笔一划,每每看似临得惟妙惟肖,实则仍觉未得精髓,尉为空憾。于是,再切,再临,一夜也就悄然而过。囊荧映雪,苦习不怠。

大学毕业后,1993年,黎东明进中央美术学院师从王镛、陈平等名家研究中国书法、绘画和篆刻艺术,就为“丐”字那一横,苦练三年终觉潜,对书法的痴迷与执着,“解构法”要以在于——临帖也要讲究方法。攻读书法博士时,师从欧阳中石,黎东明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要求对每一字的笔划数,比划延伸的美感,线条的方向、形状、粗细程度,在一个结构中,所占比例多少,都需要细致到位。长期以往,书法家所别于常人的“观察力”才得以养成,哪一个字哪一段多长多短,比例多少,扭到何处,再于何处线条会交叉,一个结构可以切分出多少空间,都可一眼就能看出门道。

1996年,黎东明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美术学书法专业,师从著名艺术家欧阳中石教授,1999年毕业并获博士学位。黎东明有感于当前书法教育现状,不少书法学习者热情有余,专业不足,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作品因此分量不足,多少带着“江湖气”,学得皮毛,遗笑大家。曾经有位老者,苦练书法数十年,专攻王羲之,临摹十分相像,却鲜有获奖。老者不解,心有不甘,自榜现代王羲之。黎东明逐一“解构”,逐一分析,揭开王羲之书帖的精气神所在,令老者方才大悟:原来这书法,临帖基本功,临得好并非代表字写得好,书法所倚赖的不仅仅是天赋,还倚赖个人诗、书、画传统素养及高雅个性的养成,研习书法要义并非“临得像”,而是“写得神”。

前些日子,教育部下文要求全国中小学都要开设书法课,黎东明深感书法教育滞后现状绝不可再无改观,他提议要在广西师大建立全区中小学书法师资培训基地,全力培养广西的中小学书法课合格师资。时下这一提议已经获得采纳,振兴广西书法,乃至广西书法教育领跑全国,指日可待。

对此,黎东明表露初衷:文艺服务社会,必先服务大众,书法教育从我做起,弘扬传统,传播菁华,进而端正公众认识,提振信心,让“中国书法”粉丝群体日渐俱隆。

拉拉杂杂如此多的文字,不知各位跟我一样,是否也“走进”了中国第一批书法博士黎东明教授呢?走进黎东明,就是走进了书法殿堂的那扇门。如果觉得还不够近,可从纸上网上移步实地前往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踏寻广西师大,找到书法研究所,敲开书法教研室的门,你会闻到翰墨飘香,你也会看见,那方案台边,众多后生围了一圈又一圈,中间恰是那奋笔挥毫的黎东明。( 刘伟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