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画名家

学生眼中的玩泥大男孩---访中原青年拔尖人才郭君健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23/2/28 10:46:23 

郭君健,1982年生,许昌市工艺美术学会会长,中原英才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第八届河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许昌英才计划第四批高层次人才--“B类人才”,许昌市首届优秀专家,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工匠人才”称号 ,国家钧瓷烧制技艺项目市级非遗传承人,许昌学院首届双师型教师 。

郭君健老师为人亲切、和蔼。在学校但凡与其有过接触的人都能感受到如沐春风,没有任何压力。除了“做人”,其在“做事”上也备受学生的推崇,同时他还不遗余力的推动学院在当代钧陶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关注造物过程中的“技艺传承”和工艺美术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主要研究探索现代性语境下重构工匠精神与教育的关系,在学术上,以“技、艺、道”三个维度,提出工匠精神融入钧瓷设计教育的技能教育,用新的研究视角开展陶瓷艺术教育研究。

路径之“技”

“技”既可以看作某种技能的表面特征,又可以看作工匠在日积月累过程中形成的劳作经验和技法的实践。郭君健老师在创作的过程中,经常强调技法的重要性,技法的运用要在创作中达到随心所欲,能够精确表达我们思维想法。作为河南省技术能手、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技师、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工匠人才”,不断打磨陶瓷技艺,来满足多元化陶瓷创作理念,为了提升某一阶段需要的技能,郭老师经常带领学生出入瓷区,向一线的工匠艺人虚心学习陶瓷技艺,相互交流陶瓷创作方面的心得体会。通过大量的陶瓷创作实践,也使同学们对“十年磨一剑”有了精准的解读,在教学方面,通过完善培养方案,修改教学大纲,厘清学科差异淡化的原因,解决钧瓷教育同质化现象。在课堂上郭君健老师一直把陶瓷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当中,强化“东方性”特质教育:正视“西学东渐”,防止教育过度“西化”,立足自身文化,因地制宜地依托传统文化,走出符合钧瓷本土发展特点的陶瓷教育范式。

路径之“艺”

郭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强调手艺与心相通,随心而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经常告诫我们学习陶瓷,工艺要做得“朴”比做的“精”难。工艺做得“精”容易获得恭维,而做得“朴”却需要干净的教养和对物的感悟。“术”可用工达,“朴”则要靠性情本真。“朴”不是粗糙、不是随意、不是野气、不是怪异、不是做作、只是极顺应的“适可而止”。

通过给我们讲述每个器物背后的故事,让我们亲身经历感受到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对形制流变的影响。课堂上不以“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为主,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对课堂产生兴趣。同时通过“声光电”的结合体现教学过程的多元化,能够极大的丰富其教学手法,使同学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能够更加深入。

广西艺术学院三级教授张燕根这样描述:郭君健在上学期间就对陶艺情有独钟,专业上刻苦专研,大胆创新。我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其作品大气、大度、大方,给我带来了一种少有的震撼力。毕业后一直在钧瓷瓷区从事和钧瓷相关的教学工作,他置身于钧窑本土,在钧瓷研究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他能够利用钧瓷元素进行很好的创意设计,同时也是一位敢于探索的陶艺家,使作品生活美学中“艺”之修持,是能够达到心灵自由,视野万通的艺术家。在主张自己个性的同时又不缺乏大众审美。多次获得省级比赛金奖,多年研究钧瓷教学,有较强的试验精神与丰富的实践能力,其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意蕴和哲理意味。

路径之“道”

以“道”的方式,转化为“器”的现实。郭老师经常说“器用其空,空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伟大包容,造器就是向空学习并获得智慧的手工劳动。”最近他创作了一批黄河钧梭,以“梭”为文化载体的“风景画卷”,在创作学习中不断挖掘自己熟悉的视觉记忆,在观念上对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进行一个粗线条的梳理。形式上采用了陶艺家温.黑格比的陶瓷釉色块面组合的处理手法,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同时配以泥性的大写意风格达到形神合一的东方“现代性”的审美高度。

让陶瓷材料回归本源--用“黄河土”来塑“黄河魂”,每年5-8月在黄河水退去后他都会带我们去黄河滩边取样,黄河澄砂泥属于粉砂质粘土,含有丰富的各种矿物质,泥料经开采、选料、再次风化、粉碎、筛分、提纯等加工步骤,将黄河文化“魂”的精神之美物化为“梭”,使“黄河土”通过“梭”这一书写形式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一个个“梭”承载着黄河不同时期的文化切片,映射出黄河文明不可复制的精神文化印记。在展陈方面以透明亚克力为支撑,让“梭”以悬浮状态进行空间意境的陈设,形成强烈的空间动感,配合部分钧窑神秘的釉色,使作品的艺术语言更有温度,更能让围观者产生共鸣。通过窑火的煅烧、灯光的虚实处理和综合材料的运用,让“梭”蕴含着黄河文化厚重的精神面貌,以艺术创作实践来响应习总书记所提出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号召。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艺系主任彭赞宾这样描述:郭君健由于受当代陶艺创作理念的影响,他的钧釉瓷板画作品在视觉上颇有新意,作品在完全脱离传统意义上钧釉瓷创作框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体现钧釉釉色特质的同时,又尽情的展现着泥土自身具有的原始性和纯朴性,他借助这种充满温情和充满能量的材料来表达对中原文化记忆的审美。作品的审美倾向来源于他成长环境下的地域性文化记忆,他内心和作品中有着强烈地抹不去的地域性审美特质和文化印迹,作品既强化了泥土的文化表情,又运用了抽象写意的绘画性语言,在变化丰富溢彩流动的钧釉作用下使作品注入了自我的情感表达。钧釉瓷板画的大胆尝试为钧釉材料的艺术语言注入了新的可能性。

结语:

郭君健老师作为许昌市工艺美术学会会长,他是一个生于本土,成长于本土,根植于中原本土文化,继承了数千年优秀文化的陶瓷匠人;他不但思维活跃,博采众长,而且在设计多领域的跨界经历使得他的作品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存在。作为市级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对现代钧瓷烧制技艺有一定的见解,在从事陶艺设计与教学的同时为主流媒体陶瓷栏目的撰稿人,是一位钧窑本土化的现代陶艺践行者。
                                                                                                                                                 转自搜狐新闻:王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