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面塑老师姚惠敏和她的学生们

编辑:www.zgddmx.com  发布时间:2011/12/10 8:18:31 

“山东面塑大师何晓铮的弟子”、“‘何派’面塑第二代传人”、“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传承人”——这些都是姚惠敏的头衔

电磁灶、蒸锅、面盆、围裙……这些本应出现在厨房的东西,却出现在一间教室里。上课时,老师和学生们围着围裙和面、团面,用面做各种面塑作品,学生们可以自由走动,可以说话,可以大声笑,这间教室是属于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面塑老师姚惠敏和她的学生们的。

提及这位姚老师,翠微小学的学生们几乎没有人不认识她。自1998年学校开设面塑课开始,翠微小学的学生都会跟随姚惠敏学习面塑。记者去采访姚惠敏的时候,正值课间,记者和姚老师要从学生们中间穿过去,记者发现,所遇见的孩子都会主动跟姚惠敏打招呼:“姚老师好!”而姚老师大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他们都说是我的‘粉丝’。”姚惠敏笑着告诉记者,“尽可能地记住每一位孩子的名字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山东面塑大师何晓铮的弟子”、“‘何派’面塑第二代传人”、“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传承人”——这些都是姚惠敏的头衔。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学生们对姚教师的评价是什么都会。事实正是如此,除了面塑之外,剪纸、钩毛衣、糖画等,都是姚惠敏的“拿手好戏”。

“我就是喜欢手工做的东西,喜欢研究,喜欢动手做,所以自学了很多‘小手艺’。”姚惠敏告诉记者,有时上课前,她会在教室里的办公桌上插上几支刚做好的、精美的糖画,奖励给当天课上表现好的孩子,“孩子们一看见这节课有糖画,都争相表现,课堂效果更好了。”除了糖画,有时姚惠敏还将自己的剪纸作品送给学生们以示奖励。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姆霍林斯基的话,一直是姚惠敏教学路上的“警世恒言”。“孩子们在玩面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姚惠敏告诉记者,一个面团,孩子随手揉成个圆球,他们就叫它“乒乓球”;多揉几个,放在一个捏出来的碗里,就可以“吃元宵”了;拉长,再捏出一根根细须,就是“胡萝卜”;用塑刀把一块方面切几下,再加上几个圆轮子,转眼就变成了一辆小汽车……

 “孩子在这种‘过家家’式的‘玩面游戏’中激起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老师只要灵活运用教育技巧,激发孩子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就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并给他们带来新的审美体验。”姚惠敏对此深有体会。

然而,让许多人感到意外的是,身为面塑老师的姚惠敏,其实是美术老师出身,至今仍负责部分美术教学任务。大学毕业后,姚惠敏就一直在小学担任美术老师。1996年,出于兴趣,她跟北京面塑大师潘大洪学习面塑(后拜到山东面塑大师何晓铮门下);1998年她调到翠微小学任教,当时的翠微小学校领导敏锐地看到姚惠敏面塑手艺方面的能力,专门为其开设了面塑课堂。从此后,学校每年除开设面塑课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报名参加面塑兴趣小组。

“这些年来,我能一边学,一边教,幸运地将兴趣变成职业,这一切都要感谢我的学校,‘翠微’一直对我们老师的专业成长和个性化发展十分支持。”姚惠敏告诉记者,今年,翠微小学还帮助她出版了《同心玩捏面塑 巧手融汇古今》一书,将她的面塑教学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这是学校对我个人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在姚慧敏的这间教室里,陈列着各届学生的优秀作品,还有许多学生们没有完成的“半成品”。一些学生放学后,会要求在这里多做一会儿,而姚老师总是耐心地一直陪着学生,直到他们将作品完成。

如今,姚老师的课堂成为最受学生们欢迎的课堂。每次下课铃声一响,学生们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我还没做完呢”、“怎么就下课了呀”、“这节课这么快就上完了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