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主题教育与企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龙江森工集团深学笃用,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在深化“28字”建企方针、锻造生态铁军中不断“开新局”“建新功”,全面推动主题教育与龙江森工集团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以学为纲 筑牢思想根基
学习是推动党员干部成长的永恒主题。
龙江森工集团党委坚持以学为纲,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举办读书班封闭学、组织研讨交流学、专家学者授课学、常态化举办“林海大讲堂”引领学等形式,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在学思践悟中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
4月14日,龙江森工集团首期主题教育读书班开班,通过现场、视频和企业微信直播相结合方式,森工9837人同步同频,聆听省委党校、市委党校、哈尔滨工业大学5名理论专家集中宣讲辅导。
5月5日,龙江森工集团举行“学典型、争先进、立新功”先进事迹报告会。17000余名森工干部职工通过网络同步学习来自龙江森工林区先优模范的先进事迹,共同感受建设现代化新森工进程中龙江森工人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
强化理论学习,龙江森工有大课,也有“小灶”。为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素质,龙江森工集团党委还连续举办了“铁军一期班”“铁军二期班”“铁军三期班”,对集团及权属单位中层干部集中封闭培训,围绕党的理论学习、森工历史与现实情况、经营管理能力、专业业务、党风廉政、礼仪规范等多个维度对党员干部集中封闭培训,打造强“根”固“魂”精品课堂,不断提能力、转作风、强落实。
把好思想之舵,方能行稳致远。在推进主题教育中,龙江森工集团没有“边”“角”。
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创新打造“青廉课堂”,为流动党员邮寄学习资料,到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家中送学上门,确保理论学习全覆盖……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林区职工家”。
以研为方 解决发展难题
调研开路,调研破局,如何做到调之有“数”,“研”之有“物”?
龙江森工集团党委对照全省大调研活动明确的12个方面重点内容,结合森工改革发展实际,精心选好调研课题、制定调研方案、创新调研方式,坚持带着问题、带着课题、带着思路、带着意见“四带”工作法,各级领导干部分别深入林业局有限公司、专业集团(公司)、院墙企业、事业单位,开展沉浸式调研和体验式调研,摸准情况、吃透问题,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
截至目前,龙江森工集团党委指导全系统确定调研课题共计360个,走流程、办实事558次,列出问题清单298个,转化工作成果232条。
针对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龙江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冠武深入绥阳、方正、八面通、林口、通北、绥化林机厂公司、绥化木材加工厂等单位开展剖析式调研,对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长远思路和近期举措,形成了集团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集团党委班子其他领导也结合分管工作,形成了有问题、有分析、有对策的高质量调研报告,真正把问题研究透彻、把措施提准提实,实现了察实情、谋良策、破难题、促振兴的调研目标。
身子“沉下去”,问题“捞上来”,措施“亮出来”。龙江森工集团所属各单位积极从调查研究中汲取力量,为企业发展、职工民生改善等工作“赋能提效”。
东方红局公司以“智慧林业”平台为载体,将调研中疑难问题纳入“智慧林业”台账系统,严格落实销号制,确保疑难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苇河局公司在调查研究中,力争最大程度把建言献策的内容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助燃剂;迎春局公司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多重角色转换,把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锻造生态铁军的动能;众创集团成立调研小组,开小会、听简报、下班组、察实情,和职工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打消职工群众顾虑、敞开心扉,摸清工作实情。
目前,龙江森工集团通过调查研究总结新工作模式9个,其中,绥阳局公司管理模式和双桥子林场发展模式已经在森工得以复制推广,预计到2025年仅土地和红松果林两项年可为集团增加收入6亿元。
以干为要 助力高质量发展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如何围绕“国之大者”“责之重者”“行之实者”,有效贯通“28字”建企方针、“135”发展战略,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锻造生态铁军,助力龙江森工集团高质量发展?
龙江森工集团将主题教育与省委关于实施“生态振兴”“绿色龙江”和“4567”现代产业体系相结合,通过集中召开一个生态大会、三次现场拉练会,把主题教育的“果”落实在“建立现代林业生态建设模式、产业发展路径、锻造作风能力突出的生态铁军”上。
压实生态主体责任。龙江森工集团今年春季造林74.96万亩,占全省总任务的60.27%;将森防工作融入“生态建设升级年”和锻造“生态铁军”大局,取得连续28个防期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全面引进快速检验检测技术、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等现代化防治手段,统筹开展飞机防治57.5万亩;加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区域面积扩大到41.64万公顷;增强生物多样性,高山红景天、红豆杉等珍贵野生植物实现恢复性增长。
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地,建设标准化、机械化苗圃46处,12个单位苗圃被确立为省级林业保障性苗圃,逐步建成国家最大的国有苗圃集群;打造“大食物观”引领地,建设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2.5万亩;打造中药材集散地,中草药累计在田面积56.13万亩,约占全省中药材种植的14%;打造森林旅游康养胜地,组建旅游产业联盟,“五一”黄金周期间亚雪公司熊猫馆单日入园突破2万人次,5天累计接待5.3万人次,实现收入210万元,同比2019年增长600%,集团所属13个单位被评为国家森林旅游康养基地;打造森林“碳库”资产生成和转化先行地,发展林业碳汇经济,与兴业银行等单位完成了多笔碳中和交易。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标国企一流,敞开怀抱、强强联合,龙江森工集团以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式,与山东默夙投资集团重点在木醋液、生物质型炭产品上进行合资合作;与保利置业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就哈尔滨香坊木材厂、物资公司及香木棚户区改造等项目签约;与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就无人机在现代林业现代化建设进行合作项目签约;与武汉高德红外集团在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进行合作。一场场签约、一次次合作,让龙江森工集团迈入了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做实检视整改基本功。主动分担省级问题清单整改责任,在稳粮扩豆上下功夫,今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0万亩,大豆358万亩,占森工土地总面积的62%,超出全省平均面积30个百分点。认真抓好集团层面问题清单整改,产业基础薄弱等12个方面的问题整改已取得明显成效,8月底前将全部完成。
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龙江森工集团始终把解决问题、促进发展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试金石”,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以肯干实干的实际行动塑造了高质量发展的“龙江森工”新形象、谱写了振兴发展新篇章。(王天驰)
来源: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