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而在今年6月,QS和相继发布最新世界大学排名。据泰晤士高等教育官方消息,2025年THE世界大学排名将于2024年10月发布。
四大排名,国际公认
世界大学排名是社会各界评价大学的重要依据。当前,在诸多全球性大学排名中,四个排名体系被广泛公认且有较高影响力: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2003年首发)、英国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2004年首发)、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发布的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2010年首发,以下简称THE世界大学排名)以及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U.S. News全球最佳大学排名(2014年首发,以下简称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
经过多次修订,四大世界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基本定型,不同的评价机构虽然使用了不同的标准进行排名,但都涉及了教育质量、师资水平、科研水平等维度。
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中,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全为量化指标,采用国际可比的客观指标和第三方数据。QS世界大学排名、THE世界大学排名和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涉及主观评价,其中QS世界大学排行的主观评价指标占比最高。
四大世界大学排名指标虽不同,但能上榜的高校,无论是学术影响力还是声誉都是受国际认可的。我国高等教育在经过“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等重大工程的连续实施后,已经具备了冲击世界一流的整体实力和有利条件,一批高校正在走向世界一流。
42所高校,上榜四大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稳行致远,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在最新发布的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中,共有405所中国内地高校上榜,其中42所高校四大世界大学排行榜皆上榜。
13所高校,冲击世界一流
近5年来,中国内地高校整体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上榜四大世界大学排行榜,尤其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和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变化较为明显。
据高绩(ID:gaojidata)统计2020-2024年中国内地高校在四大世界大学排名TOP1000上榜数发现,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中国内地高校上榜数量一路高涨,从2020年的144所上升至2024年的203所;在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内地高校的进步尤为突出,从2020年的94所上升至2024年的132所。
中国内地高校不仅在四大世界大学排名的整体上榜数量进步显著,从百强高校的数量更能看出,数量与质量的双重飞跃。其中,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为代表的中国高校进步神速,无论是上榜数量,还是排名名次,均有大幅提升。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作为中国两所顶尖的高等学府,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和国际影响力。近5年,在四大世界排名中,两校稳居全球50强,且呈上升态势。
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在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中名次也在不断提升。近5年,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和THE世界大学排名中稳居全球百强;在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进步显著,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于2022年进入全球百强,复旦大学也于2024年进入全球百强。自此,已有这5所高校稳居四大世界大学排名百强榜中。
除了清北浙交旦5所“领头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四川大学8所高校,近5年其全球影响力与学术地位实现了显著跃升,在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居全球百强,开拓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我国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大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纷纷涌现,科研创新能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世界前列。中国内地高校在N&S等顶级期刊上的论文发表量持续增长,在科研领域结出丰硕成果,用实力证明了我国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在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中,将涌现出更多中国内地高校的身影,实现历史性的跨越。这不仅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最好诠释,也是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来源: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