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视频新闻

走向儿童视阈的教联体正式启航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25/4/2 15:04:24 

阳春三月,副中心教育高质量发展再谱新篇。2025年3月27日,由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通州区教委及教师研修中心联合主办的“新思维 新载体 新优质”——副中心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研讨会第四场活动在通州区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次渠家园校区隆重举行。

本次研讨会以“走向儿童视阈的教联体”为主题,通过项目式活动展示、儿童哲学课程观摩、圆桌故事讲述、主旨报告等多元形式,全景式呈现了副中心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来自全市教育系统的百余位代表齐聚一堂,线上直播更吸引了5万多人观看。

多维课堂:重构儿童立场的教育生态

亲子和声:构筑家校共育新生态

亲子合唱团以纯净童声唱响家校协同育人乐章,在《小美满》的旋律中,家长与孩子相视而歌的温馨画面,生动诠释了“家校共育、情感共生”的教育图景。

校家社对话:解码协同育人新范式

圆桌讲述环节,在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次渠家园校区德育主任周文杰的主持下,班主任代表、科任教师代表、家长教师协会代表、社区工作者代表共同分享了“你好 假期”项目背后的故事。“当家长成为设计师、社区成为资源库、学校成为连接器,教育便能突破围墙,在真实情境中焕发生命力。”

实践创新:构建“135+N”教联体模式

主旨报告环节,商学芳校长系统阐述了面对家校矛盾突出、资源分散等难题,学校以政策为引领,创新打造“135+N”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为新时代校家社协同育人提供鲜活样本。

多方聚力:共绘教育发展同心圆

在各界代表见证下,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教联体正式启航。

专家引领:把脉教育改革新方向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在总结中对于潞河附属次渠家园校区的教联体实践给予高度评价,并强调,教联体建设要把握“三个转向”:从物理叠加转向化学融合,从活动共建转向机制创新,从经验积累转向标准输出。他特别提出构建“双螺旋”发展模型:以学校为主导的课程链和以社区为依托的实践链相互赋能,通过建立“目标共商、人才共育、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教育治理现代化样本。

这是一场协同育人的思想盛宴,更是一次教育创新的扬帆起航!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以儿童立场为坐标,点燃教联体建设的星火;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照亮全域育人新生态的构建之路。未来,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次渠家园校区将深耕“135+N”教联体模式,凝聚校家社协同合力,用教育共同体建设筑牢立德树人之基。期待更多教育同行携手并进,共同谱写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上一篇文章:暂无
下一篇文章:怀柔一小与香港圣安德肋小学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相关文章:
精华文章
教育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