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第四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书画传习大赛全省决赛在四川射洪举行,790名参赛选手在涪江之畔展开终极对决,用笔墨丹青演绎“文化传承 强国有我”的时代主题。
据了解,本届全省决赛共有790名选手参赛,其中中国画项目396人,涵盖小学组173人、初中组117人、高中(中职)组106人;中国书法项目394人,包括小学组170人、初中组118人、高中(中职)组106人。
本次中国画与中国书法全省决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中职)组,分别开展180分钟的创作比拼和40分钟的素养比拼,总成绩由两项比拼成绩按7:3权重相加确定。在中国画创作比拼方面,参赛选手需在180分钟内完成1幅不限风格的指定主题作品。而书法类创作比拼则包括两项内容:指定主题作品和需要默写的自主选题作品,成绩各占50%。
8月21日上午,在决赛现场的中国书法赛区,选手们坐姿端正,神情专注。来自绵阳的初中组选手王芮涵,带来的作品是以楷书书写的曾巩《墨池记》。她表示:“这是我第二次参加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很荣幸也很激动,我练习书法已经5年了,这次比赛我准备更加充分,相信自己能取得一个更好的成绩。”
另一边,中国画赛区同样精彩纷呈,选手们或凝神静思,或挥毫泼墨。来自射洪的小学组选手张雨桐,带来了一幅蜀地新村的国画作品,展现四川新农村的新面貌,“本届书画传习大会决赛在我的家乡举行,我感到非常自豪。我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我们的学习和传承,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熠熠生辉。”
比赛结束后,各组评委专家走进赛场,逐一对选手创作的书画作品进行打分。许多选手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让专家们发出惊喜和赞赏。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本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的重头戏,书画传习大赛全省决赛不仅考验选手们的书画创作能力,还设置了书画素养比拼环节。通过知识问答、文化解读等形式,全面考察选手们对书画艺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专家委员会抽取的评审专家们认真细致地观看选手们的表现,现场进行评分,并严格按照程序审议后确定获奖名单。
据悉,第四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书画传习大赛全省决赛暨嘉年华活动期间,将陆续举行书画传习大赛全省决赛、书画公开课、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优秀作品展暨书画非遗集市、青少年美育教育交流活动、第四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嘉年华之夜等五大主题活动,决赛结果将在8月22日晚的嘉年华之夜现场揭晓。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