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完善 “向着美好生长”育人体系。10月29日上午,“AI 背景下学校课程创新领导力提升研修项目” 专家入校指导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北京优善教育研究院院长高勤丽、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北京教育》杂志原主编、北京市教育学会戏剧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王雪莉专家莅临指导,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干训部王京老师出席活动。我校商学芳校长带领领导班子及骨干教师全程参与,与专家围绕 AI 赋能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特色育人实践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精准把脉、支招赋能。
活动伊始,商学芳校长及领导班子陪同专家团队深入校园,实地考察办学环境、特色课程成果与学生实践作品,沉浸式感受校园文化氛围。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载体。田孟迪老师呈现了一节《分数的混合运算》示范课,聚焦“乘法分配律在分数混合运算中的应用”这一核心知识点,以趣味情境构建高效课堂。课堂上,学生通过互动任务开展分组探究与充分交流,教师实时点评、动态反馈,使抽象的数学规律在沉浸式体验中自然生成。
随后,我校领导班子围绕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作专题汇报,全面展现了我校在课程建设、德育工作、教联体协同等方面的扎实探索与丰硕成果。
商学芳校长分享了学校的核心育人理念。她回顾学校发展历程,指出作为潞河教育集团成员校,我校始终依托集团优质资源,立足自身实际持续探索与融合创新,初步形成了具有家园校区特色、富有育人温度的“向着美好生长”核心育人理念,为后续办学实践指明了方向。
德育副主任李阳围绕《构建“养正”德育课程,培养志正修远好少年》,分享了融合学段、节日、假期等主题的“养正”德育课程体系,以“潞河好少年”为评价载体,通过“以评促养、活动育人”助力学生塑造优良品格,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课程建设方面,李双梅副校长以《在劳动育人沃土中培育烹饪与营养的芬芳》为题,介绍了学校烹饪与营养特色任务群课程。该课程紧扣课程标准,融合多育目标,围绕传统节日劳动、日常饮食实践、种植—餐桌闭环等多元路径,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中掌握生活技能、传承民俗文化、培育责任与创新素养,充分展现特色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
乔雪梅老师以《AI赋能教学应用》为题,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分享了AI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
在听取汇报与课堂展示后,专家们进行了深度点评。高勤丽院长高度肯定了我校在多维实践方面的积极探索,指出教联体建设、AI项目推进等工作亮点突出、成效显著。同时,她提出应进一步强化学科课程与德育的内在联系,围绕“向着美好生长”核心理念,系统构建更加完善的育人体系。王雪莉专家从专业视角建议,育人体系需立足校情深入解读,通过“向内扎根”夯实课程基础、“向外舒展”拓展育人边界,推动AI项目课程与育人目标深度融合。
活动最后,商学芳校长做总结发言。她衷心感谢两位专家的精准指导,并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吸纳专家意见,持续深化AI项目课程建设,完善育人体系,推进教联体协同发展,以科技赋能教育,助力每一位学生在优质的教育生态“向着美好生长”。
此次AI项目课程专家进校园活动,不仅是一次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理念的引领与实践的赋能。家园校区将以专家智慧为指引,持续探索AI与教育深度融合之路,不断提升办学品质,坚定走在教育创新的前沿,共同书写育人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