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特色教育

记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的迅猛发展

编辑:晓军  发布时间:2010/6/3 16:19:46 
 

厚重与朝气的完美结合

——记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的迅猛发展

 

题记:在北京市西城区的中心区域,有一座朝气蓬勃而又积淀深厚的学校——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似乎矛盾的两个词却在这所学校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与体现。

说她积淀深厚,是因为她拥有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李大钊先生创办的志成中学和五十年代新中国创办的女十中的悠久历史;是因为她拥有北京教育学院这所教师摇篮之称的北京教育学院的强大依托;是因为她拥有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成立的女子管乐团的文化积淀。

说她朝气蓬勃,是因为她是一所拥有刚刚成立一年、却致力于追求跨越式发展决心的学校;是因为她是一所拥有与时俱进、强调培养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潜能教育理念的学校;是因为她是一所致力于追求由教师的成功带动学生的成功,学生的成功最终体现学校成功的先进理念。是因为她是一所拥有国际化视野、努力为学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的学校。

当这样的朝气蓬勃与积淀深厚结合在一起时,便迸发出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促使这所学校不断地前进,并在前进的过程中散发着她独特的魅力。

 

硬件过硬充分而优越的条件

    来到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地区,远远就能看到一栋五层红色大楼,那就是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07年投资近亿元新建的教学大楼,漂亮醒目,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

    走进校园,你会惊叹,这所学校给你的感觉远远不止漂亮!初中部和高中部两个校区隔街比邻,总占地面积22149平方米,环境优美,众多现代化教学设施体现着这所学校优质的硬件条件:设施完善的教学楼拥有校园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23个多媒体教室、多个计算机教室与电子备课室;劳技教室,数字化实验室,以及先进的数字化多媒体演播室、网络中心、闭路控制与电子监控系统;可接纳300人的报告厅;可接待近百人的学生阅览室与教师阅览室,藏书20余万册的图书馆;以及一座3000平方米的科技实验楼,内设多功能厅、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随着初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成为高中课改亮点的硬件支持优势日益突出,集金工、木工、电工实验设备于一身的通用技术实验室,为通用技术的选修课程做足了物质准备。学生学到的设计理论与技术将会在操作中得到实践与提升,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自身创新潜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多功能缝纫机、专业的烧窑设备。。。。。。多种工具装备的劳技教室为引发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美好事物创造了机会。先进的数字化实验室,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蕴藏在枯燥原理定律后的奇妙世界,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渴求。作为拥有生物组培室的为数不多的高中学校,附中利用北京教育学院的资源优势从设计到设备的安装调试,从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到课程的开发,以及生物学科的发展都站到了很高的起点上。这一切,都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和文体活动提供了充分而优越的条件。

    除了学习之外,学生的日常生活、体育锻炼、饮食住宿在这里也都得到了周全的考虑,学校建设的封闭式操场,拥有200环形塑胶跑道和两个塑胶篮球场与多块羽毛球场,并配置了完备的体育器材;加上教学楼建有室内篮球场、健身房、形体教室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运动场所。此外,学校建有1167平方米的师生餐厅,可同时容纳千名师生就餐,宽敞的操作间,一流的厨房设备,可为学生提供卫生、营养、可口的饮食与极佳的就餐条件。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目前是全市唯一一所寄宿制学校,学校同时建有设备达标、管理规范的学生宿舍楼,面向全市择优录取符合条件的高中寄宿生。

    在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的周边,有北京青年宫、西城图书馆、西城文化馆、西城少儿图书馆等优质文化教育资源,以及徐悲鸿纪念馆等科学、文化、艺术场馆,文化气氛浓厚。多条公交线路设在学校附近,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强强合璧实现跨跃式发展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是在首都教育追求优质均衡发展、西城教育资源深度整合、实现跨跃式发展的背景下,由北京市西城教育委员会与北京教育学院于200872联合开办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

    作为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的前身,北京市丰盛中学、北京教育学院西城分院附属中学两所学校都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二十年代李大钊先生创办的志成中学和五十年代新中国创办的女十中。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更有53中等优秀团队加盟,汇聚了多校的办学经验与人才优势,光荣的传统与辉煌的成绩成为学校厚重的文化积淀。进入二十一世纪,两所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稳中有升,高考升学率连年接近100%

    两所学校合并以来,优势资源形成互补,师资队伍更加完备。据介绍,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现有高级教师43名,区、校两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区兼职教研员36名,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完成研究生主要课程班学习的教师近100人。青年教师队伍优势凸显,连续多年在“西城杯”教师基本功大赛上获一等奖。近年完成“教师专业化”市级课题并建立“教师发展学校”,使全校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扎实的业务功底和教育教学智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继承、融合了两所学校多年来成功的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并依托教育学院以及毗邻的教育研修学院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在办学中突出科研引导,推进课程改革,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让学校成为教师精神生活的家园,成为名师、成功教师的摇篮。依据《北京市西城区初中建设学校评价指标体系》,学校对全校各方面工作认真开展了全面的自评,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推进了合并工作,加强了两校的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加强了科学管理,督促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保证了学校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促进学校自我完善、自主发展、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同时通过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价值,促进规范办学,取得了“学校软硬件同步建设、同时发展、同期完善”的效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依托‘富矿’借势促强校发展

    “近水楼台先得月”,北京教育学院素有教师摇篮的美誉。作为这座‘富矿’的附属中学,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有着其他学校难以比拟的教育资源依托:北京教育学院作为首都中小学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干部的培训基地,多年来培育了大批名优教师和校长,拥有一大批更具实践经验的理论专家。学院首次创办附中,更是融入了优质资源,为附中注入了崭新的活力,生物学博士加入生物教研组团队,从课堂教学设计到教学资源的提供,博士的学识充实了师生的教学活动,中学的教学与学科前沿知识实现了对接。专家的引领,精湛的指导,专业的音乐人才,深入学生的艺术活动中,让人相信附中学子的未来在附中必定更美好。高中课程改革中的领军人物成为学校科研副校长,带领全体教职员工,通过学习更新着教育教学理念,落实课题改变着教育教学行为,享受成功提升着师生教与学活动的质量。科研不仅成为学校发展的优势,也使学校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同时,教师们边收获教科研成果边享受着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教育学院专门派富有教育经验的教授为附中专业深入研究了诸多课题,教育学院李方院长牵头的北京市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教与学策略的研究》学校已携手与人大附中、广渠门中学、北航附中等学校成为首批试验校,为高中课程改革理念的实践与辐射提供了物质保障。教育学院季苹教授主持的课题《三维目标与单元教学设计》,让高校的学科专家与学科一线教师融合在学科课堂中,先进理论的支撑,有效教法的践行;及时地发现了师生的问题,精准地改进着教学的策略。

教育学院与西城区政府联手,最终将利用6年的时间把附中建设成西城区乃至北京市的优质资源校,并争创市级普通高中示范校。为附中开拓国际视野、树立学院风气、营造研究氛围、开展学术追求、提升专业发展,于“研、修、行”为一体,打造学者型的教师群体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拥有了庞大的教育资源库,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摆在了每个附中人的面前。同时也为建设团结、高效、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提高干部集体效能,促进干部与学校共发展,建设有高尚师德、有团队精神、有岗位(创新)能力的教职工团队提供了契机。

 

名师领航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

    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学生。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将培养自己的“名师团队”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并希望借此带动学生的进步,实现学校最终的发展。

    合并以来,学校确立了独特的“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教师成功、学生成功、学校成功”的办学思想,以及“以人为本、以质为重、与时俱进、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分步走”(一所大校,一所区域中较好的学校,一所示范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阶段目标,并制定了“开拓国际视野、树立学院风气、营造研究氛围、开展学术追求、提升专业发展,于“研、修、行”为一体,打造学者型的教师群体;充分发挥学生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已有的艺术教育特色,开发新的“增长点”;同时要求教师要有做教育家的抱负,干部职工要成为管理服务的行家里手的发展远景。

    师德是为师之本,师能是为师之基,学校充分启用附中作为教育学院主导院校的教育优势以及与教师研修学院毗邻“近水楼台”的优势,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各级各类教师提供成长提升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专项发展,保障教师群体提升发展基础,铸造精品教师团队。两所学校合并后,教师资源充足,实施教师优化上岗,师生和谐发展,积极举办各种活动项目,提供师生自主创新的发展环境。先进的硬件设施,充分的软件发展条件,科研引领,凝心聚力;兼容并蓄,突出特色亮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教师、家长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培训,提升自己。

    附中先进的教育理念成就了教师较强的研修能力以及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使教师积累了成熟的教育教学经验;形成了较强的加工能力和突出的教育教学成绩。在先进教师的带动下,附中的学生养成了较强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培养了一项特长;使学生们既具有科技爱好,又具有较强的发展意识和人生规划能力,仅今年上学期就有135名学生获市区级奖项,还有7项集体奖,其中科技类奖项有65项之多。有一名学生还进入了奥运计划之列。

    此外,学校还严格班主任年级组长到岗制度,进行考核。每学期年级组长、班主任到岗率均不低于98%。依托教育学院,积极组织班主任专业培训,为班主任老师购买《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这本书,作为学习材料。通过培训,赵淑凤老师被评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高二二班被评为北京市先进班集体,杨枫等9位老师的论文在西城区班主任、心理年会论文评比中获奖,取得了极好好的社会效应。

 

国际视野促进教学效益大提升

    作为一所发展中的学校,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在北京教育学院的支持与帮助下,一直为教师和学生谋求更多参与国际、国内交流的机会。在交流与合作中,深化学校开放办学内涵,努力构建教育大平台,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据统计,从20084月至今,学校共接待外宾来访60人次,涉及美、法、韩等多个国家,并和法国巴黎“维克多.杜吕”中学结成友好学校,在交流中,中外师生跨越语言障碍,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交流,不时碰撞出火花。美国俄勒冈青少年男子合唱团到学校进行艺术交流时,孩子们在一起上课、唱歌、做手工、玩游戏,在与来自大洋彼岸的同龄人交流中,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现在努力学习是为了将来成为这个全球性大家庭中更有价值的成员。

    寒假里,附中组织了师生赴美参加冬令营活动。在美国,参观了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耶鲁大学。这些名校都以其独特的风格魅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吸引着学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名胜古迹的参观游览、美国的校园生活、美国家庭生活更是让师生们感受到了不同语言文化、不同教育文化、不同地域文化的魅力。

    在欣赏中认识,在认识中比较,每一次交流活动都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一次极好地冲刷历练、激活思维的机遇。令人惊喜的是:学生变化了!培养了“待人接物、仪态仪表、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良好修养和气质。不断的交流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大家课堂发言更积极主动了,升旗时用中英文的演讲锻炼了学生的听力与口语表达能力,杜绝了哑巴英语,强化了英语的实用能力。

    对外交流不仅有益于学生,也令教师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有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将国际交往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渗透于有关学科的教学之中,各学科形成合力,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掌握技能。

    对外交流就像打开了一扇扇窗子,使教师和学生看到了相似的或者别样的风景,视野的开阔、体验的丰富、思考的独立、理解的全面,使附中的师生置身于更大的空间审视自身、规划未来、追求发展。

 

寓教于行视诚信为做人之本

    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非常重视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以及良好习惯的积累,重视教职员工的示范作用。

    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学校提出“六有”目标,既有满腔热情、有健康身心、有良好习惯、有学习目标、有学习方法、有成功体验。通过培养“道德自律、学习自取、身心自强、生活自理”四大素质,给学生以“德”的指导。在德育实践中,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品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德育的基本目标,力争将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对未来社会有用的人。

    此外,学校还强化文明班评比管理,重视文明班评比过程。让学生们在自我管理中提高对周围事物的识别能力,通过自我管理有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时鼓励学生点滴道德行为的提高,及时总结和讲评,以弘扬学校之正气,针砭错误行为。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并修订了综合素质评价条款,从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5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重视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视诚信为做人之本。除认真做好日常教育引导外,把抓考风考纪作为诚信教育的切入点,每逢学校大小考试,都要适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不仅如此,学校还把诚信作为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考核内容列入学生素质量化考评条款。努力创建一种干净整洁的教育氛围。加强了班级板报的宣传作用,涉及内容包括文明礼仪、科技节、爱校教育等方面。通过一日全方位管理和强化要求,学校风气本学期有明显进步,受到周围居民的好评。

 

优质教育让每个学生都优秀

    “法治教育、感恩教育、学习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健康教育”……教学方面,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实现了教育内容的多样性,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学校的德育教育内容,发挥了老师和学生的创造性,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全方位塑造德智体全面发展,与时俱进的学生。

内练素质,外树形象,让每个学生都优秀,全力打造优质教育。以高雅环境熏陶人、以丰富活动教育人、以学校精神激励人、以规范制度约束人。宏观规划,细节突出,励志、启发、参与、自我提高、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学校组织学生们参加军训,为增强体魄,提升学生的体质、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与团队协作精神奠定了基础。附中的艺术节特色鲜明,不仅总体参与,还分年级举办专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育学院教授及专业教师现场亲自参与指导,并明确了以群众性歌咏活动和个人才艺的展示为重点的艺术节的指导思想,做到不仅仅是学生才艺的展示,更是教学与学生特长的结合。拓展训练、走进农村了解京郊农民生活的社会调查、观看“神七”发射的现场直播、进行自救互救的讲座、组织与教官的联欢等活动,深切贯彻了附中一贯坚持的学生的成功,不只是成绩的成功,更强调学生多元的多层次的成功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和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加快了两校师生的快速融合,为共创和谐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旗下讲话在学校一直有着良好的传统,也是展现学生风采的平台,从形式到内容同学们都能够推陈出新,还在形式上增添英语演讲,在内容上增加中华传统文化与“我爱我校”相结合的主题演讲。演讲中学生巩固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同时也收获了学校为此活动准备的各种奖项。通过观看电影《我的兄弟姐妹》对学生进行亲情和感恩教育,学生得到了情感上的共鸣,使学校的德育教育起到了更好的效果。

在法治教育活动中,学校专门进行了“法制周”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录像,教育学生知法、守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一系列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年终统计全校犯罪率为零。

附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独具特色,不仅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还请教育学院的心理专家教授到学校为学生做专业的心理辅导,尤其针对本校的初高中毕业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咨询活动,为学生提供情结宣泄、学习解压的阵地,有效的提高了学校的和谐氛围,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整顿课间操的纪律、学习新广播操、在冬季把课间操改为长跑,举办秋季运动会、首届体育节,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吸引了老师们的关注,并以其广泛的参与度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高度评价,增强了学生体质,增进了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

    通过利用出版报、广播、讲座等形式普及卫生知识,进行培养健康行为和卫生操作技术的宣传教育,做好季节性卫生宣传工作,积极开展新版眼保健操的推广与培训、检查、评比工作。每周一次开展红十字课外小组活动,学习创伤的包扎与救护,地震、溺水、触电等避险知识,心跳呼吸骤停判断方法及心肺复苏技术等等。完成接受健促校的验收工作。少儿住院互助金上交率达100%。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在艺术教育方面更独具优良传统,于上世纪90年代成立了该校所独有的女子管乐团,曾多次参加市、区艺术节的比赛,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相继参加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等大型活动的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学校组织学生参加2008年西城区第十三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个人项目比赛,共有34人获奖。

    从继承传统文化的亮点出发,铺设各种文化的基础,让校园充满大专院校的学术氛围,让教师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为学生培养具有终生可持续发展的潜能,让学校成为容纳百川的平台的校园文化。

 

家长学校获得学生顺利成长效益。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帮助家长提高素质,使其成为学校教育学生的主力军,学校专门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向家长宣讲“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处理好青春期孩子与家长的关系”等问题,并出家庭教育小报,请家长写出成功教育案例,在专刊上发表,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交流平台;指导家庭教育,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家长主动到学校与老师沟通,有意识的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向学校正确的教育观念靠拢,通过家长学校的努力,家长不仅向老师虚心请教,还掌握了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学校期末召开家长委员会,讨论、总结学校工作,让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的工作,共同的目的获得了学生顺利学习成长的效益。

   

领导齐心打造特色重点教育航母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的建立,是西城区委、区政府落实均衡发展的举措;是区教委、教育学院领导创新的工作思路和创新的能力体现;是区教委领导挖掘资源整合资源的实际能力,集中体现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能力。在合并后的短短时间里,该校能迅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其中的关键是有一个与时俱进的先进集体,特别是得益于近时期以来以张延华校长为代表的富有开拓、务实、创新、勤政型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他们把学校的发展看得高于一切,呕心沥血,始终坚持“教育第一、育人第一、教学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办学思想,同时教育学院的大力支持给附中安上了翱翔的翅膀, 北京教育学院的全力支持对附中的发展更是功不可没,李方院长把教育学院的教育资源充分提供给了附中的老师们,这就为学校培养名师奠定了基础,,两校合并一年以来发展速度惊人的快速,得益于合并中的附中人团结向上积极努力团结和谐的结果,张延华校长提出的学校特色化发展(即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用教师的成功 ,带动学生的成功,不仅仅看学生现在的分数,,更用学生的成功来体现表明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强调培养学生的终生发展能力)的理念更是高瞻远瞩,凸显教育家的远见卓识。在教育学院与附中两校领导教育交流会上,张校长提出的学校双育人双辐射都起步的发展方向得到了李方院长的高度赞扬,李院长还对附中全体领导在合并校中做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附中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并强调在未来的6年里教育学院全体同仁与附中人一定竭尽全力扶持附中的发展,力争在这期间打造一座独具特色的新的重点教育航母。

 后记

办教育,需要的是过硬的硬件条件、过硬的师资力量,但这两方面绝不是时下办好教育的所有条件,比较之下,先进的教育理念、育人观念日益成为各个学校追求的目标,以及学生、家长期待的愿景,理念上的成功才能造就最终的成功。在这两点上,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给予了非常高的重视,“让校园充满大专院校的学术氛围,让教师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为学生培养具有终生可持续发展的潜能,让学校成为容纳百川的平台的校园文化”,4句话体现了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育人观念,引导着学校在育人的道路上一步步向前进步,为学生搭建一个“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舞台,也为自己搭建了一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舞台。附中人时刻坚持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构建起了“和谐教育”的平台,从而使学校脱颖而出,未来的北京教育学院附中一定是中国教育科研的基地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