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长"探秘"高考阅卷现场 打消鼓励倍感"安心踏实"
编辑:58ts 发布时间:2010/6/13 23:03:26
6月13日报道:高考电脑阅卷到底怎么操作?老师是不是会带入主观情绪难以兼顾公平?孩子字写得难看会不会影响考分?……高考阅卷现场历来严格对外封闭,对许多考生和家长来说那是个充满神秘感的地方,有时也不免会对阅卷过程的客观公平性产生顾虑。
今天,8名高考生家长代表受上海教育考试院之邀,走进位于华东师范大学的阅卷现场,近距离“探秘”高考阅卷过程,充当了一回特殊的“监督人”。“参观”完后,家长们都感到分外“安心踏实”。
电脑阅卷步骤严谨安全不出错
华师大的阅卷点主要负责语文、地理、历史、政治等科目的电脑阅卷工作。把学生的纸质试卷“转移”到电脑上,经众多老师评卷后再统计总分,这个流程听起来很繁琐,操作时更是需要决定的严谨。
上海教育考试院的相关负责人告诉家长们,高考结束后,所有的试卷都会先送到教育考试院进行扫描,以文件图像的形式存储在扫描现场的服务器中,再复制到考试院的网络中心,传输至各阅卷点的客户端。而占总数12%的选择题,由于答案固定,在前期扫描时已由电脑完成阅卷,输入数据库。
每个老师在阅卷时负责的内容各不相同,因此试卷的文件图像还需按照命题教师的预设进行板块切割。让家长最为放心的是,切割后的考卷内容上不会出现任何的考生资料,确保了阅卷过程的公平公正。此外,所有切割出的文件图像都要经过检查,确保每个考生拥有的图像数量一致,归属正确,避免张冠李戴。
阅卷人员纪律严格评分保证公平
阅卷过程中涉及到的每个步骤,都配备了各自的人员和地点。这些人员在上岗前都经过了严格的纪律教育和业务培训,保证工作时能秉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对考生和家长负责,对全社会负责,也对上海的招考事业负责。
在众多学科中,语文的阅卷工作恐怕是家长们最关心、也最放心不下的。“评卷老师的主观判断会不会影响我孩子的分数?”“如何保证他们的工作质量?”上海高考语文阅卷组负责人的介绍也许会为家长们打消这些顾虑。
语文阅卷组的300多名教师都由大学教师和中国第一线的骨干教师组成。从去年10月至今年3月底,他们一共经历了7次培训。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还专门组织了一次作文阅卷模拟演练,“淘汰”阅卷思路和评分标准与中心组差异太大的老师。
以作文阅卷为例,每一篇作文都设定了最低的阅卷时间,防止老师匆匆一瞥、草率给分。每篇作文都必须经由两位老师分别评分,若分差太大,还将交由阅卷组长、阅卷中心组,有时甚至10几个老师一起讨论一篇作文。此外,每篇文章在评分后,还必须经过至少两次检查。
考生低级错误多老师耐心“收烂摊”
高考中,考生犯下的低级错误也屡见不鲜。“我们在阅卷中发现,很多考生在答题卡上涂点都非常不规范,有些在涂错的选项上直接打叉,有些修改时没用橡皮擦干净计算机难以识别……”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表示,虽然这些考生给阅卷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但老师们还是秉着负责的态度,耐心对这些答题卡一一进行人工检验、识别。
此外,还有些粗心的考生答题“错位”,如把19题的答案填到18或20题的区域内。电脑阅卷板块切割后,把老师看得一头雾水。不过,教育考试院已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要求阅卷老师在熟知负责范围内的考题答案之外,还要了解“附近”考题的答案,一旦发现考生“答错位”的情况能妥善处理。
今天前来“参观”的家长还道出了各自的担心。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将准考证号涂错,担心没有成绩;也有家长表示,自家孩子的字比较难看,怕影响老师打分。不过,这些顾虑在相关老师的介绍下一一被打消。家长都说,今天来了之后,感到很安心很踏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