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减负专栏

北京大兴城乡携手促教育均衡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2/6/24 7:48:03 

“过去咱们学校没有市级学科带头人,自从‘协作区’制度建立后,学校今年出了1个市级骨干教师、4个区级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大兴区榆垡中学校长杨健日前自豪地告诉记者。榆垡中学的变化,是大兴区近年来通过建立农村教师“协作区”制度、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等手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

  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师资上,为了尽快提升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大兴区从2006年3月启动中学校本教研“协作区”制度,以地域分布为基础将农村中学划分为6个校本教研“协作区”,新城地区学校分别加盟6个“协作区”,22名教研员成立了6个教研指导组,指导和协调校本教研工作,构建了以组长校为核心、“教研指导组—直属加盟校—联片教研组长校—教研成员校”四位一体的教研网络。“协作区”通过相互听评课、专家会诊、专题讲座、教学示范、网络教研等形式开展联片教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相互学习、借鉴、交流的平台。

  榆垡“协作区”指导教师、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李学栋说,大兴区的做法是“筑高台”、“搭舞台”。“高台”就是引进新城区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现场指导,甚至请外区县的教育同行、专家听课点评。还把区级比赛下放到“协作区”进行,给予区级奖励措施,调动了农村教师参赛的积极性。“舞台”就是给农村教师尽量创造更多的展示机会。

  礼贤中学是大兴区一所普通农村校,2011年,学校教师参加了“协作区”的说课比赛,名列第一。校长王建生说:“全校75名教师全部参加比赛,真刀真枪地练,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虽然在‘协作区’比赛,却同样享受区级比赛奖励。这一招把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在有效提升农村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同时,大兴区还把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的着力点放在整体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上。经过几年的摸索,2011年,大兴区启动了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模式,通过“优质校+优质校”、“优质校+薄弱校”、“优质校+农村校”等多种形式,组建以优质核心学校为龙头,跨地区、跨类别学校的“发展共同体”,区教委予以专项资金保障。

  据了解,全区小学共组建了10个“发展共同体”,根据自愿结组原则,每个“发展共同体”由3至5所学校组成。实行“共同体”互动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共同体”内各学校的教师队伍优势互补、共同成长。

  “作为大兴区小学‘学校发展共同体’的核心校,我们每年都安排优秀教师到‘共同体’学校做课、交流、研讨,把优质学校的资源辐射到‘共同体’学校,促进各学校共同发展。”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校长张文凤说。

  以“阳光绿色”命名的另一个“发展共同体”核心校——黄村镇第一中心小学,今年要做的工作就是进一步整合“共同体”内学校间教育资源,通过办学理念的传播、办学经验的交流、学校文化的影响、优质资源的共享等,实现“共同体”学校的共同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