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画名家

尤中会:修品治学 卓然大家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2/12/19 8:07:14 

 

潘文海(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我曾经认真拜读过尤中会老师的书法作品集,确实很受教育。今天又在中国美术馆展览大厅看到了原作,更是受到震撼,受到启发,很有感触。我是尤中会老师的晚辈,也是书法界的新兵,按理说轮不上我说这说那,但由于我在中国书协任职,这是我的工作,这是职务行为。在对书法的理解和书法修为上,我也只有学习的份。今天只是讲一下感想和体会。

第一,我十分钦佩尤中会老师在传统碑贴上下的深厚功夫。尤中会从四岁就开始练习书法,到了七十岁仍然没有停止过。六十五年的研磨,即是铁杆也磨成针了。没有对书法艺术的这种狂热爱好,就不可能有如此全身心的投入,所以尤中会老师的书法艺术可以说是心血和墨水熔铸凝结而成。尤中会老师的这种孜孜不倦的求道精神,让我们这些书界后起们望而兴叹。

第二个就是我十分崇拜尤中会老师这种境界,和尤中会老师那种洒脱灵动、峻健飘逸的独特书风。六十多年的传统功夫与博采众长,使他做到了合离有度,胸有成竹。张海先生在论书法创作的时候,有一句很经典的评论,即“先与古人合,后与古人离。”尤中会老师的书法创作和他的书法艺术刚好跟这句话切合。

尤中会老师的创作思想和创作道路,是很值得我们这些书法后学们效仿的。在书法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踏踏实实,下足功夫,才能走出一条属于你自己的路。现在,我们的书法艺术已发展到一个最好的历史时期,热爱书法的人都感到十分振奋。但是同时也应看到,还有一些书法家,存在着浮躁、功利和急于求成的现象,不求下多少功夫,做多少功课,只想快速成名,快速获利。

我们都应该向尤老师这样的老前辈学习,摆脱名利的束缚,以求道的精神。来学习、研究书法,弘扬书法。这是我的第二点感想。

第三点感想体会是,我十分仰慕尤中会老师的学问和人品。尤中会老师说过,他从四岁练书法,前二十多年主要是基本功训练,中间二十多年主要是提高学养,潜心研究古典诗词及书法理念。到了六十岁以后才真正进入自由创作阶段。尤中会老师很耐得住寂寞,当别人抓紧时间,在江湖上扬名立万,积累财富时,尤中会老师却在闭门读书,创作诗词,外界疏落。我想今天尤中会老师的书法创作有这样的成就和这样的境界,与他潜心修炼学问有关。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没有文化素养和精神追求的书家,写的时间再长,空想而已。尤中会老师的书法作品中散发出一种时代气息,又充满着韵律感和书卷之气。这与先生娴熟的技巧和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以及淡泊名利,超杂物勿外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极其相关。这是我的第三点体会。

第四点是用人书俱老这个词来形容尤中会老师十分合适。尤中会老师的年龄资历、人生历练、境界胸怀、传统功夫还有艺术修为,都担得起这个评价。但是我今天看了尤中会老师展览以后,除了折服于先生的艺术造诣之外,还特别惊异先生本身和作品中洋溢出来的那种

蓬勃朝气及飞扬帅气的那种动人气质。作品的装裱融入了很多时尚的色彩和崭新的构成形式。不管是素面朝天也好,薄施粉黛也好,还是浓妆艳抹也好,作品本身的天生丽质和幽雅气韵,都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和艺术感染。我和尤中会老师喝过几次酒,别看他年近古稀,个头不高,但推杯换盏之间的高门大嗓,豪气不让少壮。我想这也许是尤中会老师率真豪放的天性,并通过他的书作向我们透露出来的人格魅力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