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品牌建设

加强教学管理 创建特色学校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3/1/5 8:05:28 
 

    管理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我校秉持“以德立校,依法治学,以科研兴校,以质量强校”办学方略,坚持“和谐发展,育人为本”办学理念,咬定“三年规范,六年示范,九年跻身先进行列”目标。建校短短五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实现中考成绩“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出成果,四年跨越发展”的目标,先后有7位教师获市县新课程课堂教学评比一、二等奖,现结合我校教学管理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考勤制度“照”出来

我校教职工有70余人,虽然制定了考勤制度,但执行中人为的因素比较大,不少教师考勤时有代签现象,迟到、早退的现象也比较严重。鉴于此种情况,学校购置了人像识别考勤机,不刷卡、不用手,考勤机前走一走,即可完成考勤。并开通“开城中心学校考勤查询系统”,值周负责人可随时查看教职工考勤情况,教师本人也可以通过电脑查询自己的考勤情况。基本杜绝了迟到、早退现象。

二、午间护导“管”起来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www.177liuxue.cn/转载请保留出处。

我校在校学生1千多人,中午在校就餐的学生就有700余人,不少学生吃饭后,有的逛小店,有的逛街,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为此,学校安排了由班主任和授课教师担任的午间护导,要求学生中午在12:30之前处理好午餐,然后在班级午休或完成作业。这样,午间的校园不再是乱糟糟的,学生的安全有保障,对学校的公物也有保护。

三、教研活动“奖”出来

以教研促教学,改变以前教研活动走过场,我校重新修订教研制度,采取以奖促研。对于学校和教研组安排的公开课,要求撰写教案,严格上课、说课、评课环节,每次公开课都有负责人全程监督,确保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学校奖给授课人和教研组一定的活动经费。学校鼓励各教研组根据实际,拟定教研活动计划,报教导处备查,因地适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比学赛教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学校根据活动的规模和效果给予适当奖励。

四、先进班级“算”出来

“我校先进班级是‘算’出来的,不是‘评’出来的。”根据班级目标考核方案,每月对班级工作的七个方面进行量化评分,一月一公布,取前5名,发放“班级目标考核循环红旗”。

期末,算出各班月考核得分之和,前5名的班级即是本期“先进班级”,“先进班级”的班主任同时获得“优秀班主任”。

五、课外活动“活”起来

为丰富学校的课余生活,各班级、教研组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文体活动课余不断,各种讲座、比赛层出不穷。尤其是语文教研组主办的《永安小荷》,一月一刊,吸引广大文学爱好者,社员活动异常火爆,不少学生的习作被省内外知名刊物发表。数学组和理化组积极发挥《中学生数理化》记者站的作用,参与刊物的征订和投稿工作,调动了学生学习数理化的激情。

六、年轻教师“带”出来

我校从实际出发,始终把提高青年教师素质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坚信“赢得青年教师,就赢得了学校的未来”,坚持“勤于分析,善于总结,严于要求,敢于任用”的原则,着力唱好“练内功,压担子,树典型”青年教师培养三部曲。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先进的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使他们拥有新教育观念,了解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学校每年都为教师订几十种报刊,并鼓励每位教师自费订1~2份教育报刊,使他们及时获取国内外教育信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同时,努力为青年教师参加自学、函授、进修学习创造“六个给”条件。在教师自修业务的基础上,我们开展结对拜师活动,以老带新,结对互学,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同时,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请教育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上级教研部门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交流会,到省首批课改试验区庐江县学校参观学习等。

七、集体备课“打”出来

当前,教师“备课”质量似乎日益提高,实际上却日渐低下,设计教学、写好教案这项教师的基本工作正在被淡化,甚至被异化。为切实提升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网络资源,发挥集体备课组的作用,真正做到教案服务于教学,我校根据《无为县2008—2009学年度中小学教师“备好课”专题远程培训方案》和《无为县中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精神,制定了《开城中心学校集体备课制度建设实施方案》首先在语文备课组和数学备课组试行集体电子备课,其它备课组如具备电子备课条件,可向教导处提出申请方案,经批准后实行。集体备课一般按照“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堂跟踪→反思提升”五个基本程序进行。

集体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备课组成员要服从组长有关备课要求和备课内容的安排,有两年教龄以上的教师都应承担主备任务。备课组长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负责组织和指导,并对每次活动情况详细记载,作为教研活动的档案加以保存和备查。

主备人打出电子教案,并在备课组会议前将前一天自己备好的课稿打印并分发到备课组成员手中,供备课组内的所有成员阅读,组内成员认真阅读主备教师提供的电子课稿,将课稿上的内容“内化”,为备课组会议发言做好准备。

每位备课组成员都有纸质教案,根据自己情况进行修改和备注,并认真进行反思。

八、校园网络“享”起来

为了帮助教师认真备好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校开通了10m宽带,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利用农远工程提供的卫星资源和新课标资源库,以学校网站为平台,使各种教学资源达到共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