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艺苑绽春花
——海南省临高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传承民间文化培养民艺人才纪实
本刊记者杨伟杰
海南临高人偶剧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也是非常独特的剧种之一,是全国唯海南独有、世界少见的稀有剧种。主要流行于海南岛西北部的临高县及周边的海口市、澄迈县、儋州市等市县中操临高话的乡镇,上世纪九十年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主要特色与价值在于,人偶同台,别具一格,历史悠久,影响深广。
临高人偶剧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世代传承的特点。为了保护与挖掘临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特色文化——临高人偶剧,根据省政协的提案倡议,经报省教育厅批准备案,2009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临高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办中专学历3年制临高人偶剧专业,传承地方文化与培养专业艺术人才。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临高人偶剧专业面向全省招生,同年,被省教育厅指定为中职学校特色专业给予重点扶持。
临高人偶剧专业作为我省唯一的地方戏剧专业之一,该专业开办以来,得到了省政协副主席张海国、原副省长陈苏厚等省领导的关心与支持。省教育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办学经费、师资、教学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每年投入约50万元作为办学经费,对就读临高人偶剧专业的学生,一律减免学杂费,利用助学等政策每月给210元/人生活费。
临高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临高人偶剧专业师资雄厚,现有11名专业教师,大部分为人偶剧著名传承艺人。其中器乐教师6名,戏剧唱腔教师2名,基本功教师2名,视唱练教师1名。他们刻苦钻研传统文化,科学编制教学课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该专业共开设:试唱练耳、人偶剧基本功、唱念、乐器、人偶剧板腔、临高语音、曲艺身段、中国戏曲简史和艺术基础等9门课程,课程教学采取手把手“传帮带”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快速掌握基本功及专业技能。同时,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编自排自演节目,师生同台等形式组织学生外出见习演出,熟练掌握人偶剧的“唱念做打”的表演技巧,并通过见习演出检验教学成果。该专业开办3年来,已完成4部人偶剧作品创作,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2010—2011年全省中小学生戏曲比赛分别荣获二、三等奖各一个。今年9月,县文体局抽调该专业多名学生参演的大型古装人偶剧《王佐告御状》获得海南省首届艺术节文华奖。参加临高县大型节日活动演出近10场次,其中参加临高县渔歌节大型文艺晚会2场,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及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该专业自2009年开办以来,共招收了103名学生。其中首届28名学生已学成毕业,被县人偶剧团及民间剧团聘用,部分学生成为剧团的台柱。2009级谢丽梅、符海滨、王艺瑾、王建学等4名同学在临高人偶剧演艺界成为闪亮的明星。2009级学生陈生灵在器乐唢呐方面成绩优异,现在是海南琼剧团的成员,2010年以来,他曾2次参加海南琼剧团到新加坡、泰国等国家进行民族戏剧特色文化交流。2010级22名学生在实习阶段,大部分已被各人偶剧团预聘签约。
临高人偶剧专业的成功开办及人才培养为当地民间艺术注入了新鲜活力,促进了地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丰富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临高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