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加强留守儿童的德育管理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3/4/17 8:44:40
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在素质教育中,既是塑造创新人才的教育,又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教育。在改革创新德育工作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中小学德育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当前留守儿童出现的种种情况,学校要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德育管理。
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德育管理职责。由校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加强认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
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三、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学校明确各位教师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一)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切实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提高认识,积极行动。(二)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组管理的积极性。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组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学校要制定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极大地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三)调动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校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将德育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四)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工作人员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制定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评价对成绩显著的同志进行奖励。(五)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学校与社区、邻校、派出所等单位结成“友好共建单位”,尽量开展“拒绝毒品,远离赌博”等活动,宣讲法律法规知识,大力治理周边环境,努力营造青少年健康的活动环境。
学校在德育管理中,应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四、扎实做好留守儿童的基础道德教育
基础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文明水平和道德观念。
(一)抓好四个倡导。第一,倡导“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学生学会主动关心他人,善于同他人交往和合作,争做现代文明人,我们坚持鼓励每个留守儿童每月节约部分零用钱,教师每月捐助一点钱,帮助本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留守儿童,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第二,倡导“诚实、守信”。教育留守儿童要诚实守信,表里如一。第三,倡导“留守儿童敬老爱幼”。第四倡导“留守儿童热爱劳动”。培养留守儿童吃苦耐劳精神,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二)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做好自我管理工作,明确学生会各部门的职责,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并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完善每周例会制度,讨论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组织开展许多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外活动,如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三)提倡自主管理。以校少先队组织为主阵地,提高广大队员的思想理论水平。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各部职责,充分发挥其先锋带头作用。
五、开展德育系列活动,提高留守儿童品德素质
(一)爱国主义教育。在德育工作中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把留守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二)常规教育。应继续狠抓“一日常规”工作,在留守儿童中强化“三个意识”、“四个品性”、“五个准则”,坚持“严要求、重突破”的原则,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留守儿童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有效地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三)法制教育。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邀请司法、交警、公安等部门来校为师生做专题讲座,同时组织师生参加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开展法制主题班会,利用升旗仪式教育留守儿童及学生远离游戏机、网吧等,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确保留守儿童的犯罪率为零。(四)心理素质教育。针对部分留守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要求班主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深入细致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还可以邀请心理学教师来校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使他们能以良好的心态轻松学生和生活。
六、加强家校联姻,形成德育合力
学校与监护人保持密切的联系,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利用家长会,详细汇报每一位留守儿童的思想表现;认真听取监护人们对老师提出的一些建议;共同探讨家教体会。同时,教师还不定期的家访。在家访中,老师要讲求技巧,先想方设法找出留守儿童的闪光点汇报给监护人,然后,再向监护人反映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要求监护人们配合老师共同教育。这样,教师与监护人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促进家校教育协调发展。
总之,农村学校加强留守儿童的德育管理至关重要,能有效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既能塑造学生创新精神,又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德江厦阡小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