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头条

复旦8教授为啥招不进一“国学天才”?

编辑:58ts  发布时间:2010/8/25 16:27:20 
复旦8教授为啥招不进一“国学天才”?
 

    

      8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一个“天才”。但因高考成绩6分之差,陕西省招办拒绝投档。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的高三应届生孙见坤(见图)征服了教授的心,也摸到了大学的门,却“搞不定”招办的章。

   复旦八名教授破格录取文学奇才 被招办拒绝 图

     因其高考分数未达“一本”线,陕西省招办从公平公正考虑,拒绝投档放行

    “国学小天才”被调剂到法律专业

    8月20日,19岁的孙见坤打开山西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一脸迷惘。

    今年高考,除参加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孙见坤还填了山西大学的历史专业作为第二志愿。最后,按他自己的说法,“神奇地”被调剂到了法律专业。

    他与复旦结缘,是因为参加复旦大学为自主招生而举办的“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全国各地3000多名考生参赛,通过论文从中选拔出58人,今年1月进行面试。孙见坤递交的论文题为《<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这是他为自己正在撰写的《山海经新释》一书所作的序言。

    面试时,4位专家意见一致:希望学校一定要将孙见坤通过自主招生录取进来。

    为慎重起见,复旦大学特地另请了4位文史类专业的教授对孙见坤进行二次面试。前后8位学者评价一致,孙见坤被列入复旦2010年5%的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试验名单。

    “博雅杯”面试官之一、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章清这样评论孙见坤:“他是我见过的对国学最有钻研精神和天赋的学生之一,他对《山海经》的注释水平和见解,甚至高于在读的研究生。他对国学的执著,在我们近几年招收的学生中并不多见。我们几个对他面试后意见一致,觉得是个可造之才。”

    博导盛赞孙见坤“万里挑一”

    在班主任何洁眼里,孙见坤偏科比较厉害,数学、英语不行。

    “术业有专攻,我的脑袋好像就对其他的发动不起来。”孙见坤若有所思地摇摇头说道。从8岁开始,他迷上了国学。他似懂非懂地翻看太爷爷传下来的几百本线装书,还有用小篆誊录得整整齐齐的文集。几年下来,他阅读了近2000本经史典籍。

    去年,孙见坤通过14场激烈的全国比赛,进入央视大型国学知识竞赛《开心学国学》的决赛。他是选手中唯一的中学生。在现场,孙见坤对于《楚辞》、《论语》等古代典籍的熟悉程度,让几个年龄比他大上十来岁的选手一致表示“汗颜”。评委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更是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盛赞这名高中生“万里挑一”。

    遗憾的是,在今年高考中,孙见坤最为拿手的文科综合发挥失常,最后总分为553分,比陕西省一本录取线低了6分。而按照“博雅杯”的章程,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对他的要求是“达到一本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