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头条

全市中小学生今天开学 教育部门再发开学“减负令”

编辑:58ts  发布时间:2010/9/1 18:56:44 
 
 

  衢州日报9月1日讯 开学啦!今天,全市中小学生正式回归课堂迎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回到学校的孩子们就得到了一个让他们惊喜的礼物,那就是教育部门再次下发“严令”为学生全面减负。

  8月26日下午,省教育厅召开视频会议,正式下发《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下简称《通知》),“减负令”对中小学校的课程开设、在校时间、作业量、补课、考试和招生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视频会议结束后,市教育局第一时间组织各县(市、区)中小学校相关领导召开会议,对中小学生减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各中小学校坚决执行“六个严格”和“六项制度”,并公布了监督举报电话与网上举报方式,将强化督查,严惩违规。

  [减负行动] 减负“新六条”剑指“四超”

  浙江省教育厅日前下发的减负《通知》,旨在着力解决当前社会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即学科教学超出课程标准要求的“超标”,加班加点延长学生学习时间的“超时”,布置大量机械重复作业和随意增加考试次数的“超量”,任意突破入学条件规定和招生限制范围的“超限”等“四超”问题,并提出了“六严格”要求:一是严格开设课程;二是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三是严格控制补课;四是严格规范考试管理;五是严格确保学生锻炼和休息时间;六是严格规范招生秩序。

  《通知》规定中小学不得擅自调整教育部或省定课程计划。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学生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不得超过2小时等。

  《通知》还规定,小学只在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全校或全年级性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初中每学期只进行期中、期末两次全校或全年级性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不得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者变相组织中小学生进行补课,不得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文化课补习班。

  此外,严禁义务阶段学校举行或变相举行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依据。公办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就近入学的规定,不得跨学区组织招生。

  为确保学生休息和锻炼时间,《通知》规定小学生、初中生在校上课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不得组织集体早自修,不得组织通校学生参加在学校的晚自修,住校生晚自修每天不得超过2课时,并严禁利用晚自修进行文化补习,确保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减负跟踪] 学校减负工作将受社会监督

  在省教育厅减负新政公布的第四天,衢州市教育局根据《通知》精神出台了三项指导意见。根据意见的要求,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所辖学校签订“减负”责任书,各中小学要与教师签订“减负责任书”,并对社会做出“减负”承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要逐步建立完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估制度、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报制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制度、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学校联动制度等“六项制度”,切实保障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曾金松指出,三项意见的出台,只是对各所学校新学期初期的一个指导,在开学工作检查督查中,减负工作的落实将被列为各中小学校的重点检查内容。

  为加强社会对学校“减负”工作的监督,市教育局公布了中小学减负工作的举报电话和网上举报方式,家长或社会人士发现有学校违规,可拨打电话3072141、3071839或点击进入衢州教育网(http://qzedu.net)进行举报。

  [各方声音] 真正减负还需标本兼治

  学生“减负”,可以说是一个老话题了,早在2004年国家就推出了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的规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规定一直执行得不是那么彻底。面对教育主管部门再次发出的“减负令”,学校老师和家长们有何反应?记者第一时间进行了采访。

  据柯城区兴华中学办公室主任郑林宏介绍,学校接到相关《通知》要求后马上进行了部署,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对教育部门的减负新政作了传达,学校已要求老师精心设计作业,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做到精选、全批并及时反馈。另外,通校生全部不参加学校晚自修,住校生晚自修不超过2课时;不组织早自修,与原来作息时间相比,学生至少可推迟半小时到达学校,全面保障学生的作息时间。

  从大成小学、衢江一小、巨化一小等多所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反馈的情况来看,全市各所小学老师目前都已学习了《通知》的相关要求,具体如何减负,开学会将由学校统一安排。

  对于“减负令”,多数学生家长表示欢迎。家长张先生说,他孩子读小学一年级时,每天的家庭作业要写到晚上九点多,如果新政能够真正执行起来,孩子就能有更多休息的时间,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益处。

  也有家长对此表示担忧。家长祝女士说,减负新政虽然规定了作业时间和考试次数,但在升学压力面前,学校要抓的还是考试和升学率,“减负是件好事,但是升学压力没有减小的前提下,减负很难落实到位。”

  “很多时候,学校在给学生减负,而家长却在给孩子增负,减负并非学校一方可以决定的事情。”有老师表示,以前学校也三番五次地提出过减负,但是经常有家长反映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少,还说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

  “应试教育大前提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时候,这些措施都只是治标不治本。”一位中学老师称,实施减负新政,对老师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家长和社会看重的升学率压力使得减负难见成效。只有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才能让学生肩上的负担真正减下来。(记者周星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