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特色教育

特色教育:为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编辑:58ts  发布时间:2010/4/20 17:14:06 
特色教育:为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日食(图片由宁安路小学提供)

  青岛上藏路小学的“剪纸”特色,青岛宁安路小学的天文特色、青岛洛阳路小学的京剧特色……过去的一年里,青岛的教育事业“百花齐放”。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打破旧有的思维定式,增加创新意识,坚持不懈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鼓舞和支持学生充分自由,自主和丰富多彩地发展。因此,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全面发展的学校需要涌现,从学生自身和理论上来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与正确指导和培养,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环节。这已经成为了不少学校的共识。今年4月,我市中小学招生政策出台,其中市教育局将停止审批特色学校引起了业界人士的注意。市教育局副局长韩曙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色学校中的“特色”,应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而并非仅仅局限于艺术学校、音乐学校、美术学校等。任何一所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这就是“特色教育”。一般来讲,特色教育包括三个层次,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深化,一大批的办有特色的学校,开始在我市出现,这些特色学校在素质教育中起了某种先锋作用,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更多的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这些特色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长期积累,是学校校园文化的折射,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尊重,是对教育规律充分遵循。

  “特色”,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一个学校的特殊性和个性,是它校所没有或不显著的东西。特色学校的建设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没有现成的模式和可供借鉴的经验,一切全要靠自己的理解、探索、总结和发现,闯出一条路来。因此创建特色学校要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打破旧有的思维定势,增强创新意识,破除“唯条件论”,充分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和主观能动性,从辨证的角度分析自己办学条件利弊,努力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路子。

  

  有特色的学校更受家长青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80%的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学校时,最为关注的就是学校与其他学校相比有何"独特之处"。他们认为,学校是不是名校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学校是否有自己的特色,能否让孩子学有所长。“不少学校在学生德育中一成不变,缺乏创新,从而导致学生也缺乏自主开发和创新的能力。”一位姓郑的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具有自己的特色,个性特点鲜明更容易让家长信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着力打造天文特色的学校里,孩子们一般想像力比较丰富,而且由于长期接触天文、宇宙等微观的事物,孩子们的思维也比较缜密。在体育特色比较突出学校,孩子们的心态和体质普遍比较好。而在以关怀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孩子们之间关系融洽,而且个个能说会道,善解人意。

  

  学校“特色”在于文化“特色”

  “学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最终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并非一日之功。”采访中,一位小学校长向记者讲述了学校坚持打造学校特色教育的不易和艰辛。她说,办学有特色是一所名校的标志,但办学的目标又不能停止在特色上,特色学校建设只是一种手段,其归宿仍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是形成特色的前提和核心,特色教育是为了带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创建特色学校,仍需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以特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特殊发展促一般发展。一个学校在不断的摸索中,进行创新,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让学校所有的师生融入到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中,并自觉地以实际行动来捍卫和保护这种文化。”她表示,素质教育提到的打造学校的特色,不是“出格”,而是指学校在创造个性化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学校独有的“文化和性格”。“处在同一个地区的学校,虽然周边的经济、文化背景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每所学校都是一个独立的,特殊的教育单位,都有自己特色的,生动活泼、个性鲜明的教育对象,因此,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必然会沉淀出富有个性的办学传统和校风。”

  

  为孩子插上梦想翅膀

  记者了解到,新的义务教育法实施后,我市提出将德育工作放在学校首位的目标,为学校特色教育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一些学校结合2008年奥帆赛的实际,组织开展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迎奥运”活动,并在各种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帆船运动学校、奥林匹克示范校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一些学校响应国家提倡“万人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结合当地和学校的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还有一些学校,将德育有机的融入到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逐渐形成了学校的科普特色、天文特色等。

  “特色教育为每个孩子都提供一个展示个性的平台。特色教育首先必须是高质量的学校教育。”青岛二中是我市学校坚持素质教育、特色教育的一个典型。该校校长孙先亮在谈到二中特色教育时表示,二中重视挖掘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特色教育是素质大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不是学校教育的终级目标。从教育本质与功能方面理解,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是基于:一要对“应试教育”进行改革;二要面向全体学生;三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其目标是对每个学生素质与能力做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培养,并达到最高水平,使之具有主动适应社会与发展社会的能力。可以肯定:成功特色教育是高质量的学校教育,都无一例外是素质教育的典范。从另一个角度看,成功的学校尽管不往身上贴特色教育的标签,但只要总结归纳一下,可以发现,处处有特色。

  另外,在办特色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特”与“全”的关系。办学特色决不是指少数人具有的某种技能和本领,而是指全体学生的身体、心理、智能、道德、审美、劳动和交往素质的全面提高,最终使学校工作在整体上、全方位地反映出这种特点,使学生、学校实现整体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