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大连地区被誉为“大通关人才基地”的大连中港通关学校,以“重管理、重教育、重就业”为办学核心,并牢固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思想,积极实践“诚信办学,就业为本,”的教育宗旨,以构建创新型职业学校德育体系和全面推广素质教育为切入点,走出了一条“技能+学历+就业”并举的特色办学之路,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而作为领路人的孙维国更成为同行业关注的焦点。

白手起家,百炼成钢
1977年出生的孙维国虽然不善言谈,但浑身透着干练与睿智。和大多数的创业者一样,如今的成就也来之不易。1996年,年纪仅20岁的他便外出打工,天资聪明又勤快又肯吃苦的孙维国深受老板的喜爱。虽然待遇很好,而内心强大不甘平庸的他有着更高、更远的目标。深受父母从小“做人诚实、大方大气”的言传身教,很受朋友信任。很快机会来了,朋友一个做环保装饰材料的项目拉他一起参与,从此孙维国便踏上了创业的征程。经过几年的运作尽管没有取得可观的利润,但商场的历练让他更加成熟起来,他又开始研究他熟悉的餐饮行业。经过细心地调研考察,他发现沈阳的餐饮虽然发展但是专业粥店还是空白,于是他便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去广州考察及请专业师傅。经过孙维国和朋友两个多月的精心准备,2008年6月6日面积近500平的“杨妈妈粥店”,在沈阳市和平区文体西路隆重开业,很快这家店名亲切、特色鲜明、服务周到并且24小时营业的粥店几乎天天爆满。更让人惊叹的是在后来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杨妈妈粥店”又连续开了4家分店,员工300余人,经营面积达万余平。店开多了孙维国深知品质的重要性,于是他不惜成本请广东师傅,改变软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严把菜品关。经过努力很快几家连锁店和总店一样也是异常爆满,“杨妈妈粥店”在沈城的消费者当中留有极好的口碑,“杨妈妈”的成功在当时的沈阳创造了餐饮界的一个奇迹。

投身教育,以德育人
2009年经朋友介绍,他结识了在大连地区职教行业已经小有名气的大连中港通关学校创始人顾德峰。经过几次会面,从小就有理想做老师的孙维国发现教育事业才是他真正实现人生价值的行业。于是便把沈阳“杨妈妈粥店”交给朋友打理,自己来到大连加入“中港教育”。
很快,年轻的孙维国便融入到中港团队之中,善于思考的他便开始与几个高层一起研究学校的发展策略。如今学校使用的多套别具特色的管理系统都是他当年和团队一起研究的。比如,中港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规范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善于学习,勇于竞争,敢于创新”的新型实用人才。而这种规范素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又与学生们将来就业有直接关系。
为确保教学质量,中港学校建立起了一支由一流专业教师组成的精英教育团队,其中包括六位教授、副教授、业务专家和12位讲师。而校方在设施建设和后勤服务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在以孙维国为核心的中港教育优秀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11月中港教育又收购了由大连陆军学院和大连外国语学院于1993年3月联合创办的全日制外语专业性学校——大连经贸外语学院。这也标志着中港教育在教育领域又迈向新的台阶。
“中港通关学校多年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先做人、再做事”的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我们特别重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将此作为新生入学的必修课。为适应新时期人力资源的需要,学校把“不立德,无以立”放在重要位置,把“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思想融入整个教学培养中,在充分发挥职业道德课程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以心理教育增强学生承受压力的能力。此外,把德智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主题班会、报告会、竞赛以及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敬业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法律意识的教育。并展开了对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探索,打破传统授课模式,按照行业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在各专业开展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真正实现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孙维国说。

创新模式 责任为先
近年来,中港通关学校的学生不仅在全国报关员资格考试、报检员资格考试、货代员资格考试、物流师资格考试屡创佳绩,其大专和大本毕业率也双双达到100% 。更重要的是,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高层次、复合型高级操作型人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青睐和好评,依靠的不仅仅是准军事化管理和重德育教育,还依靠“在校工作”。
“我们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模式,应对就业难问题。在通关、计算机、高护、高铁乘务等专业上打破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委托培养模式,实现了企业进驻校园,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成为在职员工。向软件外包,我们学校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承揽软件外包项目。这既为企业解决了专业人才紧缺问题,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使部分学生真正实现了“零”学费入学。更重要的是,此举可以使学生们不出校门,就能获得真正与实际工作完全接轨的锻炼机会,不仅在技能方面得到提升,更在工作实践中磨炼了意志,培养了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走出校门之后拥有足够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成为有用的人才才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其实,学生到我们这里我们就是家长,因此,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对的起学生、对得起家长、更要对得起社会”,孙维国介绍说。
如今,在校生2000余人的大连中港通关学校牢牢秉承着“博学慎思、明辩笃行”的校训理念,全力倡导“爱生善导、尽职奉献”的教风和“锐志进取、勤奋刻苦”的学风,努力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笃行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