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在这里工作了近37年,亲眼目睹了学校的每一步发展与变迁。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庆祝左安门中学建校四十周年,心中感慨万千……”9月18日,在北京市丰台区左安门中学建校四十周年庆典上,马骏川老师动情地回顾了他在学校的点点滴滴。 庆祝仪式上,学校为马骏川等21位在学校工作三十年以上的教师颁发了“秋实奖”,感谢他们一直以来为学校所做的贡献。 “教师的办公室都设在平房里,每天老师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炉火。有时弄不好,满屋子都是烟,几乎一上午都办不了公。夏天就更难过了,没有电扇,老师们只能靠开窗通风,往地上洒些水。”马老师回忆那时的工作环境说:“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每位老师都不怕困难,积极努力,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们的学习创造条件。” 左安门中学的前身是“成寿寺中学”,创建于1970年。学校初办时,是一所初、高中并存的完全中学,1984年普通高中转办为职业高中,1985年改校名为“左安门中学”,至1992年停办职业高中,学校开始与北京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和第二商业学校联合办中专,2004年送走最后一批中专毕业生,至此成为一所纯初中学校。2007年,学校又迁入新址。 近年来,左安门中学一直本着“健康为基,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以“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管理有特色、具有发展潜能”为办学目标,全面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培养了大批的合格毕业生。英语已成为学校的优势学科,软式排球校本课程在丰台区有着较强的影响力。2010年,学校又与韩国苍龙中学建立友好关系,开启了学校国际交流的历史。 虽几经变革,左安门中学的办学质量与效益依然稳步提高,并先后获得了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北京市规范语言文字示范校,丰台区科技教育先进校,丰台区先进党支部等荣誉。 “四十年校庆,是一场庆典,也是一次反思。”左安门中学校长何百忠说:“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让校庆成为学校发展的新契机,成为新阶段腾飞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