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现已截止。网上报名通道已于2010年10月24日24时正式关闭。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24:00,共有130.5万人通过资格审查,还有16.8万人招录机关正在进行资格审查,整个资格审查工作将于10月26日18:00结束。相较去年的146万人次,已有“降温”趋势出现。尽管有关人事部门及相关专家一再提醒广大考生谨慎报考,然而在对沈城部分参报人员进行采访时,记者发现一些报考者仍然对公务员的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知之甚少。
小章是某高校自动化专业2010年毕业生,谈及“公考”时,他表示,“很想报名,但实在没有合适的岗位”。小章参加了10年的研究生考试,但没有考取,毕业后并未参加工作,将档案留在了原学校。“想考公务员,但发现自己现在的状态很尴尬”,小章说,“今年的国考岗位,大部分有工作年限的要求,其它的基本都要求是应届毕业生,我哪个条件也不符合,所以报不了。”当问到是否知道他的情况可按应届毕业生资格报名,小章惊讶地表示,毫不知情。根据规定,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有些地方延长至三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当记者问及为何对并不关注自己相关情况政策时,“报名时只关心自己的学历专业是否符合岗位要求了,那些公告并没有特别在意,”小章这样回答,“现在后悔了,可报名时间已经能够过去了。”
像小章这样由于档案和组织关系问题影响报考的还有陆某。“非应届和无工作年限要求的岗位还是有的。我报考了南方的一所海事局,可是没有通过资格审查,就是档案的问题。”一年前,陆某毕业后签约了一家深圳的国企,拿到学校发放的就业协议书和派遣证明后,陆某认为户口问题已经告一段落了。“报名时我才发现,户口,档案,组织关系在哪儿,自己统统不知道。”填报个人信息这一关难倒了陆某,毕业生的户口迁移证是有期限的,而公务员的政治资格审查又非常严格。已领取《迁移证》将户口迁回原籍的毕业生,因故一直未办理落户手续,迁入地公安机关问明情况后,凭原《迁移证》恢复户口;已领取《迁移证》将户口迁往异地,因故一直未办理落户手续的,按有关管理规定办理。对此,陆某认为完全是个人的原因,“因为这个问题没有通过审查挺遗憾的,不过也不算冤枉。户口问题很重要,是我自己太大意了。”
相比这些积极想要考取却不能如愿的人们,在校学生王某的心态显得轻松多了。作为2011届的应届毕业生,王某已经取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对自己的能力一直很有信心。对于公考,她完全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保研名额下来之后,也就没有什么压力了。我在校成绩不错,平时也很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公考的行测和申论,对我来说不太难。觉得考公务员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如果能一边读研,一边工作,当然是最好的了。”当问及报考时是否与学校进行协商,王某表示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根据有关规定,在校非应届毕业生不可以报考公务员。2011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原则上不得报考。如委培或定向单位同意其报考,应当由委培或定向单位出具同意报考证明,并经所在院校同意后方可报考。具体需与校方协商解决。一旦通过了考核,研究生名额和公务员资格,到底要放弃哪一个?“这些我都没有想过,现在政审通过了,总要去经历一下吧。”
没有得到组织关系所在部门的批准,参加工作多年的李女士也有类似的情况。“我在一家待遇不错的私营企业就职,报名公考,是出于个人情况考虑。孩子还小,现在单位的工作比较繁忙,离家又很远,没有时间照顾家庭,”交谈中李女士这样说,“基层工作经验对我来说不是限制,我报的是国税局的一个财会岗位,一直从事的也是相关工作。公务员已经考过很多次了,只要条件符合,就继续考吧。” 对于考取公务员之前必须协调和与单位的合同关系这一问题,李女士也不太了解。地方公务员在职人员取得面试资格后,须提交有用人权限部门或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公务员的介绍信。合同期内离职,部分用人单位会以违约处理,需支付不菲的违约金。“这个让我比较为难,不过现在还没有考取,如果有了好的结果,再与公司协商吧。”李女士答道。
如果说以上的现象还算普遍,那么杨某的情况就比较特殊了。“我是去年年末考入地方公务员,到今年年底满一年的试用期。现在的工作单位挺好的,报名国考只是想尝试一下,没想到政治审查没有通过。” 根据规定,新录用国家公务员在试用期内(一年)不得报考公务员,未满最低服务年限的(三或五年)再报考国家公务员,需经原单位批准。谈到这个问题时,杨某显得有些尴尬。“公告的规定有很多,确实没有仔细研究过。现在的环境已经很好了,我没什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