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建设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纪实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位于“世界风筝之都”潍坊市西部。学院源于英国基督教会1881年创办的培真书院。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潍坊教育学院,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改建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目前,学院拥有南北两个校区,13个教学院系,开设42个高职专业,在校生11000余人。学院先后获得“山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文明单位”、“全省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科教兴潍先进单位”、“潍坊市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是解放军总参谋部和教育部批准的全国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院校、全省第二批技能型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新时期,新挑战。全体潍工大人正在以“开拓创新,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众志成城,凝心聚力”的超强干劲共同打造五个品牌,向着把学院建成在国内同类院校具有一定影响,在省内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文化品牌:千年古韵和百年办学的融合积淀
齐鲁故地,东夷之都,青齐文化,古韵犹存。独特的地理优势赋予了学院厚重的历史底蕴。传承千年来“严谨博爱,务实创新”的育人文化,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学院提出了“做精做实,创业创造”的校训精神、“先于企业,高于企业,严于企业”的办学理念,确立了“面向潍坊,服务蓝黄,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潍工特色、示范领先的技能型特色名校”的办学目标和“国际化、集团化、特色化”发展战略,办学特色鲜明,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质量品牌:“三化办学”凸显合作办学优势
1.国际化办学:携手世界名企名校,共育高端技能人才
立足国际视野,培育技能人才。2006年,学院开始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全球最大的土方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和矿用设备生产商)合作,双方共建山工机电工程学院,建成了“国际化校企双栖型”教学团队。卡特彼勒在学院投资2200万元,建成5000平方米的“山工SEM培训中心”,是卡特彼勒在全球四个综合培训中心中最大、最先进的。学院每年为卡特彼勒订单培养120人,为亚太区企业培训员工4000人。
携手世界名校,共享教学资源。学院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与英国华威学院的合作尤为突出,双方共建“中英国家技能学院”,已在学分互认、中英课程对接、教师出国进修、学生出国实习和就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2.集团化办学:形成“校政企行军”多元协同发展新格局
校政合作方面,与青州市人民政府共建花卉学院,与潍坊市高新区管委会共建学前教育实训中心,与潍坊市国土规划局共建地理信息中心,共同培养国情资源普查员。校企合作方面,进一步深化了与卡特彼勒(青州)有限公司、山东圣世鸿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魏仕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江淮汽车有限公司、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等100多家知名企业的合作。校行合作方面,加强与行业办学,与潍坊市食品工业协会共建食品职业教育集团等。校军合作方面,学院与第二炮兵签署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两个专业被解放军总参谋部、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定向培养直招士官专业。
目前,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中高职一体化、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完善的培养体系,形成了以学院为主体,潍坊科技工程学校、青州花卉学院、青州复读高中、潍坊高新区学前教育实训中心五个学校、潍坊市食品职业教育集团、潍坊市工程机械职业教育集团和潍坊培真教育集团三个教育集团以及山东潍工大投资有限公司、青州潍工大花卉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工大机电有限公司、潍坊培真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外派劳务培训中心五家公司参与的集团化办学格局。
3.特色化办学:“三大特色”做精做实教学质量工程品牌
特色之一:专业建设。学院坚持对接产业设专业,依托名企建专业,主要突出机电制造、电子信息、化工食品、建筑工程、教师教育、财经管理等七大专业群建设。目前,学院已拥有8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4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潍坊市重点实验室。有省级教学成果奖10省级高校教学改革项目9项,有45门省级精品课程或特色课程,数量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特色之二:课程改革。学院构建了“基本素质平台+专项能力平台+能力拓展平台”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了100门核心课程及标准、50门中高职衔接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教学上实现了教师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徒弟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如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专业课程建设,与卡特彼勒(青州)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合作开发数控自动编程与加工、高级维修电工实训、图样的识读与绘制等3门网络型共享课程,做到了“校企合作,共享共赢”。
特色之三:实训基地建设。学院建有全省建筑面积最大、条件最好的学前教育实训中心,由钢琴教学实训室、电钢琴实训室、舞蹈教学实训室、教学法实训室、蒙台梭利实训室、儿童保健实训室等12个实训室组成。“山工SEM培训中心”通过SWE、焊接、装配、数控机械加工、机械维修、质量和创造力七大培训模块,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学生提供全真实训。山东圣世鸿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在校内建设了15000平方米的融生产、科技研发、实训教学、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食品研究所和生产性食品实训车间,为学生提供现代企业场景化的实验实训环境,成为潍坊重要的食品研发、检测及培训中心。
名师品牌:两院院士引领的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实施了“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由两院院士引领的高技能高素质教师队伍。中国科学院院士闻邦椿为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世宁、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院士曹群、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庄洪春、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鞠萍等为特聘教授。学院已拥有了“卡特彼勒课程开发与建设教学团队”、“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团队”、“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51人,博士7人,硕士160余人,“双师素质”教师达90%。聘请276名行业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任兼职教师。
为了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学院要求每位教师都要下企业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王文凯教授,受邀为山东魏仕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攻关,短短5年时间,研发了LED封装、LED系列灯具和恒流源,使企业2011年产值超1.5亿元,王文凯于2011年被青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科技贡献奖”。该专业赵庆松、崔成梅、张丽萍等专业教师每年为卡特彼勒(青州)有限公司、山东荣利中石油机械公司等企业培训技术工人800多人次,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育才品牌:绝活教育和“一体两翼三同步”的同步融合
近几年来,学院适应“蓝黄”两区及潍坊市重点企业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围绕新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设置,以专业共建为载体,进一步推行了“专长教育”和“绝活教育”。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专业技能,没有专长的学生不能毕业,通过绝活培养,让学生成就未来,“有绝活、有素养、善合作、能创新”成为学院毕业生的标签。
与之相适应,学院实践了“一体两翼三同步”的人才培养方案。“一体”即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题,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两翼”即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同时展开。“三同步”即理论教学、技能训练、社会实践同步进行。各专业均构建了适合专业特点的独特人才培养模式。如机电类专业构建了“五化”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化平台、模块化课程、标准化教学、岗位化素养、企业化评价)。近三年,学生在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中获特等奖4项,一等奖40项,二等奖68项。
社会品牌:搭建服务社会平台,增加经济社会效应
学院依托企业行业,不断完善社会培训、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建设。如学院成立了潍坊市山楂深加工技术(学科)重点实验室、8个院级实用技术研究所,组建了6个科研创新团队,58名教师受聘于企业担任技术顾问,近三年为企业解决120多项技术难题,增加经济效益近亿元,获技术服务费300万元。其中,省高校科技计划项目“山楂干红酒酿造技术的优化研究与产品开发”科研项目被鉴定为国内领先,经转让后投入生产,获得技术转让费116万元。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一所具有厚重文化底蕴和辉煌办学历史的学校,一所在高职教育前沿阵地走出特色教学育人之路的学校,一所成功实现了从百年老校到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华丽转身的高职院校。当今社会,工业化和再工业化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学院将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精神的指引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蓝黄”战略和省部共建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内涵建设,促进学院向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