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校外教育

小村子“大产业” 大学生支招村民走出去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4/8/4 17:08:11 

——河南工业大学学生调研兰考县固阳镇的乐器加工产业链

中国教育品牌网讯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当年县委书记焦裕禄为了防风固沙在兰考栽下的泡桐,如今却成了这里村民的绿色银行,7月13日,河南工业大学金种子志愿服务团来到被称为“民族乐器之乡”的固阳镇,这里家家桐香,户户办厂的产业发展让队员不禁感叹小村子的巨大变化。
      从“焦桐”到“跳动的音符”
      走在兰考县通往固阳镇的220国道上,一排排泡桐树郁郁葱葱,随处可见堆放在路边的桐木,河南工业大学金种子志愿服务团利用支教课余时间来到固阳调研这里的民族乐器产业发展。
      在村子里,家家户户门口几乎都堆放着木板、木材,一阵阵电锯声伴着桐木香,看似宁静的村子其实藏着一个大产业。由于兰考地理位置优势,泡桐成为制作乐器的最佳板材,在固阳镇徐场村分布着大大小小共四十多家民族乐器加工厂,家家桐香,自家办厂已经成为这里的特色。
      小村大产业,发展遇瓶颈
      徐会平是固阳镇徐场村的村民,从1993年起他和妻子两人就在自家办起了琵琶加工作坊,队员来到徐会平的家里时,他正忙着给给琵琶雕花,门外房子里堆满了制作琵琶用的木板。“这些制作琵琶的木板要放置5年以上才能做出一把好琴。”徐会平对队员们说。
      从木材毛料到成品完工,十几道的复杂工序让徐会平的琵琶质量优良,有了固定客户,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老两口也在考虑把自家琵琶搬上网,但由于不会管理而最终放弃。同样的问题还困扰着周场村的牛金梅,牛金梅自家经营古筝加工作坊,“去年我叫侄子帮我开了淘宝店,最后还是不会用。”和其他依靠机械化生产、拥有完整的宣传与运输渠道的大加工厂相比,小作坊加工效率的低下,较为保守的经营销售方式,弊端渐显。“从开始到现在,就一直在自己的家里成产制作古筝,也没有说往外走走。”牛金梅自家经营古筝加工作坊,已经有数年时间了,“这几年也感到了竞争压力大,但也不知道该做什么,人家整天做大广告,做宣传,我们都不懂。只能凭借手艺好留着老客户。”
      做乐器工艺发杂,从木材厂到农户家,牛金梅要将板材放在药水里浸泡,之后拿上自家房顶晒制、晾干几年后才能使用,之后切割、胶粘、打磨后才能成为半成品。最后进一步打磨、上漆、装弦后才能变成跳动的音符。“做乐器是件苦事,每天半夜三点就要起来给音板上漆。”牛金梅的女儿今年上高二,她想把自己的雕刻手艺传给女儿,让民族乐器技艺传承下去。
      在兰考,有23万亩的林地,用泡桐树制作的全国90%的音板都来自这里,大工厂的竞争让这些家庭作坊正面临着困境。
      带动新产业,队员来支招
      “您有没有借助网络手段经营自己的产业?”作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队员们更关注新媒体对村民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队员蔡国锋是广告学专业的学生,他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帮助村民制作广告照片,帮助其网络宣传。“现在步入网络时代,网络宣传成本比在电视上做广告要低。您可以可以开设自己的网站,宣传、介绍产品,再多与便捷的物流结合,将产品运出去。这样便能将产品经营范围扩大很多。”蔡国锋给村民徐会平展示了很多专业产品网站与宣传广告,向他讲解了相关软件使用的详细过程,并现场为徐瑞波做了一个产品宣传照片。
      “多学习新媒体,多利用新媒体,这样才不会落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队员董瑜这样对村民说。有些村民正在学会利用这些,村民徐瑞波现在已经开起了淘宝店卖古琴。年轻的他一直走在别人前面,“前网后厂”的经营模式让徐瑞波有了一大批客户,队员到他家时他正忙着把做好的古琴发往全国各地,“虽然每天有点累,但是现在古琴的销路很广。”他对自己“徐氏古琴”的前景有很大信心。据队员们了解,乐器作坊在接受订单后,村民们选用快递发货的逐渐增多,泡桐树带动的新产业正在扩大。
      但受木材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小加工作坊的加工效率影响,牛金梅每年的加工成本越来越高,市场竞争的加大也让她感到了压力,队员了解到,为了加强产业集聚,固阳专门建立了民族乐器产业园区让这些家庭作坊搬进大厂,让固阳乐器制作发挥更大影响。
      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并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村民们的生产经营建言献策,提供新思路、新途径,金种子志愿服务团的队员利用新媒体帮助固阳泡桐产业发展,让小村子的“大产业”走的更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