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陶西平:教育价值取向中的多元性

编辑:luyi  发布时间:2010/11/9 20:55:1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上任不久,曾谈到了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全世界教育需要创新。这是因为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融合,知识驱动性也越来越强。她提出,建立全球共享的文化,特别是通过这种和平文化的建设,来推动世界和平,而所有这些都需要教育创新。因此,教育创新应该是全世界教育面临的一个共同主题。

 

教学内容与难度

中国注重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日本修正方案保证教学水平

在中国,基础教育正在努力减少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而日本,现在却正在实行新的方案,增加课时,加深难度,保证教学水平。

2007124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各个国家的中小学生进行了统一的测试,主要涉及数学、科学、阅读理解等能力,以及其他的相关因素。之后,通过试卷和调研的问卷,两个结合起来做一个评估。这本来是各个国家了解自己国家教育水平的一种方式,但是后来就变成了国家之间教育水平的比较。就像我们平常讲的,分数不要排队,你说分数不排队,但是分数一出来自然排队。许多国家都参加这个测试,2007年有57个国家参加了这个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日本学生的数理成绩大幅度下滑,这引起了日本社会对于教育的普遍关注。社会舆论跟学生家长认为,这是由于日本在二十多年前开始推进教育改革,实行了宽松式教育所造成的结果。

因为第一次进行评估时,日本学生的理科是第一位,但是这次评估下滑了。下滑以后,社会怨声四起,要求政府恢复原来的教育制度,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于是,200921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中小学教学标准的修正案,修改以后的教学大纲授课时间,小学增加5%,初中增加4%,理科增加3%,而且不同程度地增加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难度。实际上新的教学大纲,小学是从2011年才开始实施,初中要从2012年才开始实施。总体上来看,在我们降低教学难度、减少课时的时候,日本却在追求加深教学难度、增加课时。

 

课业负担

中国致力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美国希望学生好好完成作业

在学生课业负担方面,中国现在致力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特别是课外的作业负担;而美国现在最担心的基础教育问题就是学生不好好念书。

奥巴马提出全面教育改革计划。他说,除非我们采取行动,除非我们逐步提高,否则会有数不清的孩子,永远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他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质量低下,会影响美国的未来。全面教育改革计划,包括鼓励学校采用更高的标准和更好的评估体系,招聘和培养稳定的教师,促进学校创新和追求卓越,为每个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等等。

200998日,奥巴马去参加一个中学的开学典礼,在典礼上发表《你们的身上寄托着我们的未来》的讲话。奥巴马对中学生说,你们需要发展你们的能力、技巧和才智,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最棘手的问题。生存环境、家庭背景、生活条件和财富的多少,都不能成为不做家庭作业、态度不上进的借口。可以看出,奥巴马对美国中学生的希望很具体,就是好好做作业,不要不完成作业。

今年年初时,我在英国组织了一个教师座谈会,我说你们现在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教师说最大的困惑有两个:一个是学生不念书,布置作业不做;另一个困惑就是学生对教师非常不尊重。我说,最近在中国的报刊上看到,英国又恢复对学生的体罚。英国教师说,那是绝对不可以的。在英国,教师不能碰学生的身体,只要碰了以后,他就可以说你对他进行了虐待,他就可以告你,不仅可以告教师,还可以告爸爸妈妈。所以,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知识基础

中国通过改革拓展教学内容,法国出台法令压缩教学内容

在知识基础方面,我们国家正在试图通过教育改革使学生掌握更广博的知识。法国最近颁布一个法令,主要谋求界定在基础教育阶段到底该给学生打下什么样的基础。

这个法令的背景是:一百多年以前,法国就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到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都已经基本完成,教育的民主化问题在数量上已经基本实现,每个人都可以有入学的机会。但是,质量方面的民主化上没有解决,也就是说,使大家都能够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并没有解决。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行的评估表明,法国的中小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加上社会变化很大、科技不断发展、知识开始多样化,而且知识的总量在不断“膨胀”,这样基础教育的内容就不断在调整,不断增加内容。

到现在,法国学生的数学能力、科学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都不是特别好。所以,教育界、学生、家长、社会都觉得是不是基础教育所承担的内容扩大得太多了,导致学生根本不能完全掌握。所以,要明确一下基础教育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基础教育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于是,法国政府在20054月出台了一个教育指导法。这个指导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保证每个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和能力,强调基础的知识和能力。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基础教育应该做它应该做的和能够做的事情,不要把不应该做的事情塞进去,也不要把不能做的事情塞进去。依据这样一个思想,法国教育部征求多方面的意见,包括欧盟许多国家的意见,教育部制定了一个政令。这个政令主要目的就是界定共同基础知识和能力,就是到底所有基础教育学校必须要完成的、培养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什么。

这个法令就叫共同基础法令。法令里面提出来共同基础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第一,掌握法语;第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科学文化;第三,掌握基础的人文文化;第四,掌握一门外语;第五,掌握常用的信息通讯技术;第六,掌握社会交往能力和具有公民意识;第七,拥有独立自主和主动进取精神。

这七项包括知识、技能,在这里我们不研究内容界定的科学不科学,而是要看到,当我们在努力拓展教学内容的时候,有的国家是在压缩教学内容。

 

不同国家不同学校都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

不同国家由于不同的背景,出现教育价值多元化是正常的。其实,我们国家很多学校,由学校文化反映出来的学校价值取向也是不完全一样的。比如,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办学条件非常好,学校宿舍的名字有南大楼、北大楼、复旦楼、哈佛楼等。广东省国华纪念中学,这是全国唯一一个慈善中学,虽然是民办的,却是“纯慈善”的,学生不交学费,所有的学生都是没有学费,没有杂费,不必交生活费,包括学生假期回家探亲的交通费都是学校负责,考上大学的奖学金也由学校付。学校的办学条件非常好,每一间教室、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台电脑,而且和互联网连接。学校对学生立志的标语就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孩子们要有这种气势,要成为精英就要克服一切难关。

为了修改《义务教育法》,我们曾经对世界九个人口大国的义务教育进行考察。去墨西哥以后,我们要求看相当于中国西部边远地区的学校以及学前教育机构。墨西哥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地方,校舍很简陋,操场实际上就是一块空地,有四间平房就是教室,一、二年级一个班,三、四年级一个班,五、六年级一个班,还有一个学前班,四个教室。我们去的时候,学前班在搞亲子活动,里面教学设施也是很简单的。学前班的老师只有15岁,我说你15岁怎么来教书。在墨西哥,如果15岁以后想上学,就要去边远学校服务一年,给你助学金,当地对你评价好,就来上高中;上大学也一样,如果高中毕业以后想上大学,就去边远地区小学服务,拿到助学金就回来上大学。他们没有助学贷款,就是到边远地区服务。墨西哥的义务教育,特别边远地区实在太差,校舍那么简陋,教室非常少,老师水平又那么低。临走的时候,这个小老师把我们带到教室后面的墙跟前讲起来,津津有味地讲,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地讲发展状况,哪个学生的表达能力好,哪个学生动手能力好。当时,我感觉虽然办学条件很落后,但是教育理念很先进,一个15岁的小老师知道要让每个孩子都获得发展,这就是价值取向。

一个多彩的世界正是由多元的东西组成,百花齐放,观念碰撞,相互借鉴,文化交融。通过相互学习,通过融合,最后可能使每一种都更加完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