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文忠教授做客安徽师大德雅书苑
一场秋雨给江城芜湖带来些许寒冷肃杀之感,却阻挡不了安徽师大学子醉心国学经典的似火热情。11月25日晚7点,安徽师范大学德雅书苑第3讲在学校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如期开讲,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文艺学博士生导师陈文忠教授主讲《国学经典的现代意义》,全校数百名师生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安徽师范大学汉语桥协会的同学们向在场嘉宾与听众带来我国传统汉服展示与汉舞表演。伴随着悠扬的配乐,典雅优美的表演迎得阵阵掌声,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讲座中,陈教授从《论语》着眼,进行另一种解读——“每一则《论语》都是一首诗”,令人耳目一新。随后他围绕“20世纪三次国学热”、“国学的人文品格”、“国学的文化地位”、“教师的文化使命”依次展开。他高度肯定国学在人类文化体系的地位和在现代文化生活中的生命力,提出历史的“未来性”和“百年树人”的双重含义,认为“只有百年的人文积淀方能树人,要有百年的长治久安必须树人”,呼吁当下社会亟需加强儒士道与人文学的建设,在“反传统掏空了中国人的心”的现实情境下,在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洪流中,携手勇担“重建对国学的温情与敬意”的责任。
整场讲座,陈教授融国学的知识性和哲理性为一体,旁征博引,慧语迭出,韵味无穷,发人深省,以其敏捷的妙思与娓娓道来的讲授方式,让学员们见识到一位学者的风范、智者的通达、长者的温情。讲座结束后,陈教授还和同学们进行了密切互动,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和困惑。场下经久不息的掌声,传达了学员们对陈教授由衷的尊敬与爱戴之情,同学们都表示获益匪浅,对国学经典的现代意义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据悉,安徽师范大学德雅书苑成立于2014年11月,旨在培养科学研究上求真,道德修养上扬善,艺术才情上唯美的“真善美”大学生。同时,书苑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将专业知识培养与拓展教育相结合,开设国学经典、礼仪常识、专业技能等方面近三十门课程,聘请陈文忠、詹绪左、俞晓红、崔达送教授等众多知名学者担任授业导师,通过持续渐进的培训学习,更好地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员们内外修养和专业技能,增强学员们的国家认同感,树立民族自信,共追美好“青春梦”、共筑美丽“师大梦”、共圆伟大“中国梦”。(安徽师范大学 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