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头条

北京东城名校和薄弱校结对子 互派教师任教一年

编辑:长下  发布时间:2010/11/18 14:21:15 
    上课铃声响起,数学老师侯宇菲走进东四七条小学一年级(3)班教室,班里有同学悄悄议论:“史家小学的老师来给咱们上课啦!”

    “我出4……”“我出5,4加5,等于9……”课堂上,侯宇菲不急于讲新课,而是和同学们做起了手指算术游戏。孩子们小手伸得老高,兴奋地连说带比划,不知不觉中,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

    本学期,史家小学与东四七条小学进行了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两所学校一年级17个班实行“大年级组制”,统一套排课表。同时,数学和语文学科互派两名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一年。这意味着,学生在东四七条小学这样的普通校,也可以听到史家小学这样的名校老师讲的课了。

    “刚来的时候,还真有点儿不适应,不知从何教起。”侯宇菲坦言,“想组织外出参观,家长说没钱不参加;希望家长督促孩子课后复习,家长说没时间,只能靠学校……”

    位于小巷深处的东四七条小学场地小,部分专业教室只能“二合一”。师资力量有限,教科研难以开展。近500名学生中,69.5%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很多家长也无暇辅导孩子功课。在周围的居民眼中,这是一所名符其实的薄弱校,与一街之隔的热门校史家小学简直没法比。

    为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今年,东城区教委决定让这两所学校在原有深度联盟的基础上试点“大年级组制”,打破学校间的围墙,真正共享优秀师资和优质硬件设施。每周,两所学校一年级老师一起开展教研活动,一块儿备课。将来,两所学校还要确定同一个教学标准,同步教学检测。

    “侯老师上数学课特有意思,里面有好多我们爱看的动画片。”一年级(3)班学生新新说:“以后,我们还可以去史家小学上游泳课、乒乓球课呢!”

    东城区教委领导乐观预测,如果这种模式运行得好,五六年后,史家小学和东四七条小学会实现两校统一招生。

(责任编辑:单晓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