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2014年北京市小学音乐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研讨会在牌坊小学召开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4/12/20 16:58:08 

    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报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指示精神。2014年12月17日上午,“北京市小学音乐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研讨会”在朝阳区牌坊小学召开。本次活动由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北京市教育学会音乐教育研究会主办,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朝阳区牌坊小学承办。大会由朝阳区音乐教研员蔡萍老师担任主持人。

  本次研讨会,首先展示了两节“鼓曲”校本课程:乔雪忠老师执教的北京琴书——《司马光砸缸》和方海英老师执教的单弦——《厉行节约要记牢》。课后,乔湘平校长以《传承鼓曲艺术,打造精品课程》为主题作了学校的实践和研究工作汇报。三年级的琴书社团成员表演的北京琴书《北京精神进校门》和四年级的鼓曲社团成员表演的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博得满堂彩。

  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姜继为、北京音乐教育研究会会长祁德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戴斌纷纷发言,他们称赞:“参加这次活动非常感动,尤其是在看过学生的节目表演后,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孩子们身上的传承。教师们可敬,孜孜不倦、执着地研究;孩子们可爱,上课和演出口齿清楚、字正腔圆、京腔京韵透着浓郁的北京文化味道;领导们可赞,学校将鼓曲这一传统文化纳入日常教学,市、区领导搭建平台交流展示,牌坊小学传承鼓曲艺术工作坚持多年,结成累累硕果,值得推广和学习”。

  到会的专家、领导、来宾还有朝阳区教委德育科科长乔春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音乐教研员梁洪来、程郁华、北京琴书研究会秘书长崔维克、朝阳区文化馆非遗办公室主任杜洋、朝阳区第一个建立青少年非遗传承基地的——芳草地教辅中心主任郝卫民以及北京市各区县的小学专职音乐教研员、非遗传承基地校教师、朝阳区骨干教师等15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三年级的琴书社团成员表演的北京琴书《北京精神进校门》


四年级的鼓曲社团成员表演的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


部分参会领导、嘉宾和小演员合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