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品牌网讯 为了更好的了解各地域的文化传统、节日风俗,同时深刻感受他们的风朴民情。3月5日,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小组下乡来到淄博市博山区北博山村进行了调研。
元宵节晚上,璀璨的烟花渲染整片苍穹,映衬着圆月的光华,此刻美景更加助长同学们的热情。同学们来到一户农家进行了调研,据阿姨叙述,每到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萝卜灯盏,这些灯盏都是选用外表光滑、质地好的白萝卜,到晚上的时候倒入油点起来,一般在门口、路口、床前等地方都会放上几盏。阿姨讲到,这些传统都是一辈辈的人传承下来的,元宵节晚上点上萝卜灯主要是为了驱邪避秽,如果这晚没有大风,灯会一直燃尽,这叫收灯,而收灯谐音即为“收成丰登”,寓意着来年五谷丰登,是个好的收成年。还有一种说法,要看看放在屋里的萝卜灯灯芯在烧完之前的形状,灯芯形似哪种庄稼,就预示着来年这种庄稼会更好的丰收。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灯芯快燃灭时,阿姨给同学们做了讲析,由此同学们进行了深刻的体会。除此外,同学们询问,现在集市上有各种各样的做工精致的灯盏、蜡烛,价格适中并且都是现成品,为什么还要自己做呢?阿姨提到,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将这种文化传统、节日风俗传承下来,也才能更好的彰显人们的美好期盼,让它拥有它本身具备的深刻意义。阿姨一番话不禁让同学们肃然起敬。
各地的传统文化皆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代表着人们心中的美好祝愿。将这些传统民俗传承弘扬亦是极为重要的。本次活动很好的了解了当地的节日风俗,并使得更多的人加深了解,深化人们关注区域文化的意识。(编辑:丁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