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特色教育

教授"揭秘"港校面试 独创性回答能"加分

编辑:莉莉  发布时间:2010/11/23 13:53:59 
 内地生逐渐融入港校氛围 不只埋头学习书本知识而是追求多元化发展

  “到港校读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不读内地名校,到香港读书,你后悔吗?”从1998年港校在内地招生以来,几乎每名在读内地生都面对过这两道历史悠久的“必问题”,问者有亲友、昔日的老师、师弟师妹,也有自己。内地生的身份使得他们在努力适应港校环境、应对学业挑战的同时,也在审视、反思着内地教育的成败。

  

  允许学生“选错项”

  低年级就有机会搞科研

  个人发展的机会“多如潮水”,尤其是向海外发展享有便利,这是港校最吸引内地同学的地方。2007年广东高考物理单科状元、广州仔王书元曾代表中国参加亚洲赛区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获得金奖,在拒绝北大的保送邀请后,他进了香港科技大学。“这里基本是西方的大学理念,鼓励创新、机会很多、有活力”。他说,港科大所有本科生从低年级开始都有机会参与科研,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港校普遍与全球高校建立了交换生关系,例如港科大就可与100所全球著名高校合作,学生可以申请到国外进行为期一到两个学期的交换进修,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

  而在教育思路上,港校不会像内地学校那样不给学生“选错项”的机会。“学校允许学生不断尝试、选择,直至找到自己最感兴趣和发挥所长的专项。”王书元说,他曾研究“软物质”两三个月,后来发现对这个领域不感兴趣,便退了出来。

  在港校,学生如果中途“选错项”,或者想去尝试学习其他学科,而向学校申请延期毕业,也不会被视为“学业失败”。

  教授很好找 考试难突击

  与其他港校不同的是,香港大学在内地录取的本科生都要在内地高校“委托培养”一年。这使得港大的学生在审视两地高等教育模式时多了一分亲身感悟。

  毕业于港大社会科学学院的浙江人王力拓最喜欢港校的上课方式:只要学生有需要,随时都能找到教授,“同学经常和教授电邮联系或当面请教问题,这点和国内教授‘神龙见首不见尾’很不相同”。例如文科每周都会有一堂导修课,同学们5到10人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教授也会定期来辅导。

  “最大的感受是内地高校‘严进宽出’,而港校是‘严进严出’,学习压力很大。”毕业于港大商学院、如今在香港一家投资银行工作的广州妹谢佳宁说,在港校别指望像在内地那样考前突击一个月拿学分。“每门课程的成绩由2场期中考试、1场期末考试,课堂发言、案例研究、课内讨论等综合而成。”谢佳宁笑言,内地高校老师还会划个“考试范围”,在香港是不可能的事。但这也让学生学得更扎实。

  内地理科生的群体形象被描绘为“不善言辞、埋头读书做实验,不擅长跟人打交道”。而在2005年进入香港大学主修营养学、如今在港大医学院读研的广州男生宁嘉看来,这并不符合港大理科生的形象。他入校后最惊讶的是,港大特别注意培养理科生的演讲能力,每个理科生都要选定一个学科话题,经过精心准备后,在全班同学和教授面前做报告,从而让“闷嘴葫芦”也能说会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