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和“华约”分别由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牵头,几乎囊括了考取门槛最高的名校,将在下一年度自主招生考试中实行联考。 前所未有的场景出现了。中国最好的大学,同时也是互相争夺最好生源的大学,正在以“盟军”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但是有高校说,入盟是迫于形势;但是联盟出发点不道德 。 “‘北约’、‘华约’我们都不赞成。我们是被形势逼的。”一位招生办公室主任对记者说。“我们还是应该有些社会责任感,把信息传递给社会,让社会有一个判断。我们不会把联考说得天花乱坠,任何事情如果没有对立面,就会像肿瘤细胞一样,恶性发展。” 一片热闹的“联唱”声中,业已入盟的两所名牌大学(以下简称“A校”和“B校”)校方却愿意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谈了“同床异梦”的想法,前提是不能泄露本校的名称。其实联盟的形成颇具戏剧性。中国人民大学起初要与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抱团,但在最后关头,投向了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阵营。记者了解到,在幕后,由于一些没有入选的高校踊跃申请加入,两大联盟存在扩容的可能;如同一场暗中的较量,另有一些高校正在密谋“另起炉灶”。
“这种联盟的出发点是不道德的,就是为了垄断生源,其他的都是说辞。虽然表面上有这么一个光环。”一位招办主任说,联考势必造成生源大战与生源垄断,并将在事实上减少考生的机会。而结盟之后,两个学校的较劲,变成了两个集团的对垒。历年来,高校“领头羊”北大和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都在同日举行,考试时间撞车,考生的选择非此即彼。 一个目的就是你选择我,你就不能选择他。这是排他性的、垄断的。大家都要把最好的生源拉过来。
虽然都对结盟持保留意见,声名卓著的A校和B校在反复论证之后,还是乖乖地成了所在阵营的首批成员。 他们认为自己是“被联盟”了。B校招办主任的一个担忧是别人结盟,自家就将被边缘化:参加者都是著名高校,你不在内,外界怎么看? 联盟成员中,有的是“受邀”加入,有的则是“主动”加入的。外面的一些学校,“基本上坐不住了”,觉得“被甩了”。
于是,稍逊一筹的高校一边担心自己在联盟中给领军高校“抬轿子”,一边又担心被边缘化,患得患失。 “我们压力太大了,现在也是骑虎难下。”一位招办主任说。 在他们眼里,“联考本身就是怪胎”。 自主招生是国家放权给大学,现在又捆绑起来,变成与对手竞争的巨无霸。”
高考需要改变的是“一考定终身”以及考试的内容,招生也应该结束唯分数是举。如今,大学却忙着“抱团”举行考试。
他说:“所谓的联考制度是一个岔路,在这条岔路上走得越远,离目标就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