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浪淘沙,鹤舞嫩江畔,教育改革,齐外奏乐章”。齐齐哈尔外国语学校如同一颗新星,在齐齐哈尔市的教育界中冉冉升起,在成长中探索,在成长中收获!
在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既有百年积淀的老字号中学---齐市第三中学,又有近几年后起之秀的二十八中学,“不在夹缝中被动生存,要在舞台上崭露头角”。董事长孙洪光先生既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把课改作为学校的生存之本和大计,在教学中带领所有教师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收获着成功的喜悦!
走出去,引进来。在建校伊始,要求每个教师认真研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初步掌握该教学模式的方法。2011年,董事长和教学校长亲赴洋思中学“取真经”,在洋思中学“蹲点”了两周,早晨和那里的师生共同早起,洗漱、出早操、上早自习,上课时各科课堂留下他们的倾听,晚自习他们与那里的师生共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真诚打动了洋思中学的领导,齐外成了他们在东北地区唯一的合作学校。回来后组织全体老师,为全体教师在方向上给予支撑的平台。全线开动课改的列车:动员—操作---总结---反思—改进---再操作,使全体教师很快踏上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快车。从中体验到了课改的成功与收获!2012年,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各学科的教学骨干再次来到唐山银丰学校,参加全国课改现场会,从中汲取了课改中适合本校的教学结构。2012年11月,韩立福博士带领课改专家团队亲临我校,面对面地和教师进行培训,指导教师和学生创立了我校的RES教学模式。2013年,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学校又组织领导和教师奔赴永威中学,再次感受了蔡林森校长,把他的精神和做法在我校深化和细化。
打铁还得自身硬,为此,学校在内部深化课堂教学的具体工作成为了重中之重。从备课,上课一直到评课,学校每一环节都毫厘不爽,常抓不懈!
一、备课方面。除了常规的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之外,我校还采用电子备课。把网络中洋思中学和其他名校的经典课堂都细细品味,从中抓取适合自己课堂的经典。
二、课堂教学。既是教学的核心,又是教学的灵魂。我校教师严格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1.出示目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落实三维目标。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每节课无论什么课型,每位教师都会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或表述给学学生。不但让教师自己知道,而且让学生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怎么学。做到教学和学习有的放矢,为课堂效果提供了前提保障。2.自学指导。(教学目标的具体操作的细化过程)依据每节课的实际内容,设计自学指导,如果内容多,可以设计自学指导(一)和(二)。自学指导中包含:自学时间,内容,方法,达到什么效果。3.合作学习。这是我校在一些课堂中,可操作的一个环节。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同学中的共性问题,也可以互相帮助解决个别同学的难题。这样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主动学习意识,锻炼了孩子们的组织和表达能力。经过训练,每个班级的每名同学都能落落大方地进行展讲。因为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比其他交流方式更占优势,同龄人的理解与沟通是最好的获取新知的渠道之一。这是人类群体的最原始的本能,也是最好使的措施之一。4.教师的教。教师的教貌似很简单在课堂上,实际在备课过程中,教师更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来备课,准备出课堂中各种基础的同学可能会提出或者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说和做,发现那些学生们没有弄懂和明白的问题,适时出手,针对性地进行点拨,避免了浪费时间。尽量把课堂还给学生。5进行四清。堂清---当堂检测。每节课都是小考试,让学生课堂上紧张起来,为课下预习争取时间。“堂堂清”既有基础测试,又有能力测试。评价标准既有知识性的“准确率”评价,又有习惯性的“书写工整”评价。既教书,又育人。为孩子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教师在堂清的过程中发现哪些知识孩子们掌握的不好,又发现哪些孩子掌握的不好,让后再利用课间和自习时间单独辅导,不放弃每个孩子,做到日清。把当天的内容当天消化。不留遗患。每周五利用中午时间,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齐参与,出题,监考、评卷,反馈,每个环节紧紧相关。月清采取月考试的形式进行。对本月的基础知识与能力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命题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命题。不出偏题怪题,注重代表性,强调知识的覆盖面。以便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暴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试后,进行质量分析。教师逐一分析学生在知识方面和思想方面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由于科学的指导思想,严谨的操作过程,使课堂教学从一个台阶走向另一个台阶。6.坚持赛课、评课制度。学校每学期都进行个人汇报课、组内公开课、骨干教师展示课、校内公开课以及年轻教师请教课。每一节公开课后,由年轻教师先评课、骨干教师继续评课,最后领导总结性评课。使每一位老师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和进步。7。师徒帮带,学科竞赛等辅助教学措施来配合和充实教学。利用年轻教师的激情和热情以及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让他们虚心向骨干教师学习。语文组的陈莹与高慧老师,数学组的贾利与闫妍老师,英语组的王咏与刘芳芳老师结成师徒帮带的关系。对于教学和教师队伍的成长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激励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各学科在一定阶段进行各种形式的学科竞赛,进行表彰。使孩子们在强烈的求知欲中主动获取知识。
2012届第一届中考取得了骄人的成就。42名同学参加中考,22人考入了齐齐哈尔市的四所重点中学公费班。2013届中考中延续辉煌,17人考入重点中学公费班。2014年,中考战绩更加喜人。这一切都源于齐外师生在课改中的辛勤与拼搏。
我校小学部秉承创造生命的、生活的、生态的教育理念,倡导自然生长,培养具有爱国意识,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综合素食全面的领袖级未来人才!
开展特色课程:
英语课程优势领先
英语教育是学校的特色,引进《Super Minds》《Play way to English》两本主教材围绕主题的整合使用,使学生语音、语调优美,口语表达流利。外教口语课由美国资质教师亲自任教,让孩子们不出校门就能接受到原汁原味的美国教育。
国际理解课程独树一帜.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与建议,应让学生学习以下几方面:学习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国际理解教育的基础)、世界基本问题(和平与发展、生态环境等问题)、国际组织与维护和平、其他国家的文化生活、多元文化的共存、世界相互依存关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等。目的是倡导和平文化,养成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宽容态度,养成“全球公民”的意识与国际素质。
建校以来学校一直开发“国际理解课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渗透国际意识,注重知行结合,提倡快乐学习。“国际理解课程”核心课程以分支课程“’悦’读与创作”“快乐的节日”“足球宝贝”“形体与舞蹈”“行为与礼仪”等,实施多元文化教育,重视异国文化的熏陶,使外语教育由语言教育上升到异域文化教育等。在教学实践中,承袭西方浓厚人文教育为主轴的理念,强调“以孩子为主轴,以兴趣为中心,营造英语环境,强调自然习得”,最大限度地引导孩子会学、乐学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21世纪的“国际人”。
生态教育:
通过传统教育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辅承,开展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系列活动。
“国学经典诵读”“书香校园活动”“礼仪风采”“规范养成”“自然乐园”等,齐外学子尽享生态教育,健康快乐成长!这种思想的引领和校园氛围的营造,不仅有利于学生感知“生态教育”“生态德育”,而且有利于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进而使学生自觉服从学校管理,并助推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生态社团: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实现学校特色办学,学生多元成长,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建设健康、文明、和谐的现代校园文化。
自建校以来,学校创立了艺术、体育两大类社团组织。舞蹈、古筝、围棋、足球、美术等各类社团均取得了可惜的成绩。我校小学足球队在建华区第一届吉尼斯比赛中获得冠军,齐齐哈尔市体彩杯中小学生雪地足球赛中荣获季军。古筝社团在2013年、2014年全国“蒲公英杯”大赛中黑龙江赛区的团体金奖和个人金奖,及全国个人银奖、铜奖的好成绩。在齐齐哈尔市中小学艺术比赛(三独比赛)中获三个一等奖。美术社团的学生在2014年全国“PHE”书画大赛中有16人分别荣获金、银奖项。
各类社团的蓬勃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大批特长生不断涌现。社团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又一个平台,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课程改革:
学校在新课程改革方面投人了大量精力,进行了大胆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在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韩立福博士亲临培训指导下创建了“RES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学习模式。
在这种生态课堂上,教师教学角色和学生学习角色与传统教学视野下的传统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的核心行动理念是“导”,而不是“教”,是学习者和参与者;是研究者和设计者;是指导者和服务者;是激励者和促进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学习者,而是主动学习者,是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学会学习的人。他们有学习愿景、信任感、归属感、互惠感、分享感。生态课堂上的学生是善于合作学习、积极思考、帮助他人、敢于质疑和交流的学生。孩子们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学习目标,感受到成功。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与主动的学习方式。促进了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我们需要课程改革,我们信赖和渴望课程改革!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齐外人在成长中探索,在成长中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