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中国曾经流行着这样一个笑话:如果有家美国初创公司出了一个很棒的创意,谷歌可能会把它买下。如果某家中国初创公司出了一个很棒的创意,腾讯可能会把它抄过来。
当吴皓被这家中国社交媒体和网络游戏巨头找上门来时,他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了上面这则笑话。吴皓创立的网上外卖网上订餐平台零号线正在筹集资金,腾讯想要入股。这位32岁的南京创业者说:“起初我们觉得腾讯居心叵测。”吴皓担心,他们公司那些身穿黄色制服,骑着电动车穿行在城市大街小巷的送货员,会被这家拥有130亿收入的网络巨头吸收并抄袭。
但腾讯的风险投资团队不愿放弃。他们与吴皓进行了5次会面,和他在零号线加盟餐厅一起用餐。他们告诉吴皓,腾讯了解这种“从线上到线下”的生态体系,即通过应用,让消费者购买真实世界的商品和服务。腾讯已经投资了类似的公司,比如号称中国版Yelp的大众点评网。他们还向吴皓保证了发展前景,腾讯也许会让零号线直接面对潜在的5亿新顾客,即腾讯庞大的微信用户。
而腾讯没有必要告诉吴皓的是:他们投资初创公司的速度几乎超过了全球所有其他公司。如果吴皓同意的话,零号线将会成为2014年腾讯投资的近50家公司之一。腾讯通常不会径直收购这些公司,但表示将斥巨资支持它们跳跃式发展。
吴皓不想放弃这个机会。今年1月,零号线在融资中收到了由腾讯为首的投资者提供的3000万美元资本。作为回报,腾讯得到了一个将近100万零号线用户纳入该公司网上支付系统的机会,而这正是腾讯应对中国迅速升级的互联网战争的核心战略要素。
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如今都处于不确定的转型期。三大互联网巨头——搜索领域的百度、电子商务领域的阿里巴巴和社交领域的腾讯,被合称为BAT——借助自己的核心业务,建立了利润丰厚,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帝国。(2014年,百度的收入为80亿美元,阿里巴巴的收入为123亿美元,这两家公司和腾讯一样,都有资格进入美国《财富》500强公司的行列,但还不足以进入全球《财富》500强。)不过,随着三巨头的脚步开始放缓,他们转入了一种新的模式,开始斥资数十亿美元进行创投和收购,借此扩大影响范围,并增加收入。在中国初创公司中担任企业家兼投资者的理查德·罗宾逊如此描述三巨头的行为:“之前的情况是‘我们靠自己就能变得更好’,但现在如果继续遵循这种思路,那就意味着你要落后了。”
在这次热潮中,没有哪家公司表现得比腾讯更加积极。根据另类投资数据公司Preqin的数据,在去年中国金额最大的10起科技类风投交易中,腾讯参与其中的4起,该公司在去年达成48项交易,总金额达63亿美元。从这个尺度来看,腾讯在风险投资领域已经超过了阿里巴巴、百度、甚至谷歌。这种热情在今年依旧不减:截至4月,腾讯又达成40亿美元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