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育品牌网讯 大坟山的雨下起来几乎没有停的时候,雨水打在瓦片上,滴滴答答不得安宁,而在邦庆小学支教的这些日子里,志愿者们也几乎没有一天睡过安稳觉:潮湿的被褥,床垫下的跳蚤,夜晚天花板上跑过的老鼠,呼呼的往里灌冷风关不起来的宿舍门……
习惯了在城市生活的志愿者们,开始一步一步适应山里的生活。尽管这其中的日子并不轻松,但是只要一想到学生——那些不过7、8岁的小孩子也过着这样的日子,所有的抱怨也都咽下了。
时间抹不去的牵挂
大坟山的雨下起来几乎没有停的时候,雨水打在瓦片上,滴滴答答不得安宁,而在邦庆小学支教的这些日子里,志愿者们也几乎没有一天睡过安稳觉:潮湿的被褥,床垫下的跳蚤,夜晚天花板上跑过的老鼠,呼呼的往里灌冷风关不起来的宿舍门……

习惯了在城市生活的志愿者们,开始一步一步适应山里的生活。尽管这其中的日子并不轻松,但是只要一想到学生——那些不过7、8岁的小孩子也过着这样的日子,所有的抱怨也都咽下了。
推开孩子想象的窗
“大家看这片叶子像什么?”“金鱼,金鱼的尾巴也是红的。”“大山,山也是这样起起伏伏的。”这是邦庆小学黄栗林志愿支教点的一堂特殊的美术课,这节课上,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树叶拼出了孔雀、小狗、金鱼还有他们心目中的大山。

在日常的支教活动中,教具的缺少使志愿者很难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但是志愿者们凭借自己的想象力为日常教学开启了另外一扇窗户,没有足球就把报纸、废纸、塑料袋扎在一起当成足球,没有水彩笔、油画棒就采来山里的叶子,用拥有天然的颜色的树叶、草叶拼出图画,没有七巧板、小木棒,山里不缺的是石子和树枝……
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倾听大山的心事,然后用眼睛和心灵记录下所有,然后用这些特殊的画笔,把秘密都记在画里。
让爱的花朵绽放心间
由于学校关闭无法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所以志愿者们分为五组,分散到个别学生家中。而让志愿者们大为感动的是一些学生家长主动承担起这个任务为志愿者们提供教学场地。


“来我家坐坐吧!”志愿者们常常在支教途中听到这样朴实而温暖的声音。而在支教期间,热情好客的彝族人民也会不停拿花生、核桃或者山里的果子来招待志愿者和其他上课的孩子们,甚至邀请志愿者留下来吃饭。但是由于团队有硬性规定,志愿者不得在学生家中做客,所以无法答应他们。
似乎分享已经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习惯。上课的时候,几乎每个学员都会带上一点好吃的或是爸爸妈妈从山外带回来的新玩具与其他小伙伴一起分享。最让志愿者们感动的是,几乎每个志愿者都收到了孩子们画的儿童画,虽然笔法还有些幼稚,但是那明朗的色彩不就正像他们明亮、质朴又善良的心灵吗?
短短的十几天志愿者们其实也不知道能让孩子们学会多少知识,看过多少风景,只能在心里暗暗希望:希望孩子们坚强而勇敢,希望孩子们真诚而善良,希望他们永远像现在这样,温暖纯洁充满希望。(文/黄瀚、张黎 图/丁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