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致青春,致新农村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5/9/14 8:14:59 

从2015年9月1日至9月10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石家庄新农村建设调研团走访了以“晋州市周家庄乡”为代表的周边农村,深入村子中,以采访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当今时代的农民生活进行深层次地了解,并积极地整理采访内容,讨论结果,结合当地乡(村)政府的相关文献,汇总编写资料。此次调研活动初步探索了新农村“人粮地”等问题,经过几天的努力,调研团有了一定的收获。

团队成员去之前就做了一些相关的调查研究,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并且准备了很多的问题,可还是感觉有哪些地方准备不足,可能是第一次做调研,难免有些紧张。

团队的第一站是石家庄市区的某机关单位,主要是向有关负责人询问了新农村建设指导政策方面的问题,有关负责人热情地招待了每一名成员,并积极地回答了成员们提出的问题,本次采访让成员对新农村的建设有了一个宏观上地了解。

团队的第二站是周家庄乡,也是最终的目的地。河北周家庄是目前唯一仍存活着的“人民公社”,它以劳动密集型工业支撑着一个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体系。从1962年至今,周家庄人民公社已经存活了44年,这里的许多社员仍依赖着集体计划经济生活,记工分,分口粮,集中耕作,统一分配是周家庄的主要劳作形态。2005年的财政数字显示,周家乡的人民公社依旧表现出某些活力,其人均财政贡献名列全市第一。该乡农民人均收入是5018元,高出了晋州市的农民人均收入。

早上七点多匆匆吃了点早饭后,走进了周家庄。刚进村不久,就见到胶印厂的大门,经得门卫的同意,团队成员走进厂区。这时从工厂大门旁边的平房里走出一位中年男同志,我们就随机和他攀谈起来。他告诉成员们,他在厂里负责业务。他说厂里有三百名多工人都是本乡的村民,没有外面的人。他们厂主要是承揽石家庄市和晋州市一些出版社的业务。成员们问他今年厂里效益怎么样?他说和去年差不多。去年他家分红1万多元,今年的分值还没有算出来,估计和去年持平。“你家几口人?去年的收入是多少?”他说:“三口人,一个小孩上中学,去年家里收入三万多元。”后面成员们又问了一些基本问题。进入村中,团队队员给碰到的村民发放了调查问卷,以备后期的资料汇总整理,并抽选了一部分人继续采访。

时间过得飞快,几天的调研时间马上过去了,成员收获颇多。农村集约生产问题、社会公平与效率问题、农村社会化保障体系问题、市场制的冲击以及新农村的建设问题等等都是社会和政府亟需关注的地方。相信不久的将来,农村会变成欣欣向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