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闻关注量很大,12岁留守女孩将老鼠药混入可乐,并让其玩伴喝下,导致其玩伴及玩伴妹妹中毒身亡。相信每一个看到这篇新闻的人心情都是沉重的,如此小的年纪如此残忍的做法简直令人不可置信。更离谱的是,投毒原因竟是作案女孩因为孩子间的矛盾被被害人母亲责罚过。
其实,被责罚只是导火索,真正的原因可能要归结为心理问题。作案女孩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年迈的祖父母在身边,爷爷脾气暴躁,奶奶又忙碌鲜有时间精力照顾她,这样就导致女孩心理失衡。根据这一案例,洛阳师范学院E路同行支教队专门开了研讨会,决定对梁村小学一至六年级同学开主题班会,普及心理健康有关知识。
下午三点班会准时召开,首先播放了相关影片,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例子让人心惊,孩子们也很受触动。接着老师进行爱心教育,“父母不管是否在你身边,他们都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有知识有能力,给自己和父母好的生活,一家人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和同学朋友出现矛盾,一定要理智的处理,不要冲动,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要常怀感恩的心,相信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最后让同学们自由发言,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有的谈起自己的梦想,有的发誓一定要努力上进,但不管怎样心态都是乐观积极的,显然今天的班会发挥了作用。
但是,要想从根源解决问题,还需要社会舆论的宣传和相关教育的普及。据调查2014年49.2%留守儿童都收到过不同程度的伤害,这不能责怪看管他们的大人,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知识水平有限的老年人,体力和心理都不能完全胜任,我们也无力苛责他们的父母,“我抱着砖头,就没法抱你,放下砖头,就没法养你”,在外打工实属无奈之举。这样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发动群众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同时,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毕竟条件容易改善,心灵创伤无法抹平。悲剧已经发生谁都无法挽回,但血的代价应该让人学会思考,从此刻起,关注留守儿童,向缺爱的孩子们奉献自己的爱心,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温暖的阳光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