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5日,该校全体任课教师召开了以“搭建学科工作室平台,培养研究型教师”为主题的校本培训会。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研究型教师团队,实现“上档次、成群体、出名师”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学校依托朝阳分院的专家资源,组建了初中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九年一贯体育、音乐、美术、小学语文、数学、外语11个学科工作室。学校聘请了分院各学科的特级教师、市区学科骨干教师作为各学科工作室的主持人,全面策划主持各学科工作室的建设。同时,学校选派校内11位青年教师作为各学科工作室的联系人,协助主持人们做好工作。全校70多名任课教师自愿报名参加各学科工作室。学科工作室的启动仪式于2015年12月11日举行。
学科工作室启动之后,在分院和学校领导的共同磋商与推动之下,在各工作室主持人的组织带领下,利用寒假时间,各工作室完成了2016年度学科工作室工作计划的制定。为了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更为了促进各工作室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学校特组织此次学科工作室2016年度工作计划交流会。会上,各学科工作室的校内联系人汇报了各工作室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大家基于各学科的特点和各自主持人的专业优势,顺应深化教育综合性改革的需要,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确定了本工作室研究的内容、实施的方式和安排的各项活动。白雪峰副院长就各工作室汇报的情况进行了点评和指导。白副院长用“3个结合”来概括各工作室年度计划的共同特点,即“增强教师底蕴与开展实践工作相结合”、“长期建设目标与短期工作目标相结合”、“教师个人学习与工作室的集体学习相结合”。同时,白雪峰副院长对后续各工作室的工作也提出了三个要求,即“要把握形式,提高认识”、“要陪伴成长,共同发展”、“要开放心态,坚守追求”。分院和学校的最终目标是要把各学科工作室建设成教师“学习的乐园”、“研究的中心”、“成长的摇篮”。
相信在分院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学校学科工作室的建设会有效的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并通过教师的成长成就学生的成才。

朝阳分院附属学校召开学科工作室2016年度工作计划交流会
来源:朝阳分院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