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乐智能 行业前瞻】真正在线教育的价值投资时点恰逢其时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6/4/27 14:06:23 
201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玩在线教育,尤其是O2O的投资同仁、创业小伙伴们每天都在睡梦中惊醒,在惊醒中稍微振作,婴儿般的享受着过山车式的刺激与忧郁,从年初大量公司涌入并拿到融资,到年中遭遇资本寒冬后外界几乎一边倒式的唱衰。“教育+互联网”,一对充满了诱惑与想象的词语,组合后发酵了这么多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当在线教育公司纷纷开始做变现探索遇到掣肘之时,是否也意味着另一场变革正悄然孕育?在线教育已逝,还是一场真正的行业机遇蓄势待发?
 
1、AllroadsleadtoRome,可惜教育端并非如此
 
不少人将2013年称作“在线教育元年”,大批创业者和风投机构纷纷涌入,基于一个看似靠谱的假设:”继零售、旅游之后,下一个将通过互联网实现变革颠覆的必将是教育行业!未来几年,所有的教育公司都将是在线教育公司!“于是,今天大家看到了,截至2016年4月,中国在线教育项目的数量已超过3500个;总融资已增长至20.6亿美元,于是不少初入培训行业的人民教师突然月入十万,成了网红……
 
喧嚣不等于繁荣,静寂也不等于萧条,一味盲从大佬甚至毫无依据的追逐风口也必将是加速透支机构生命力,于是,我们在追风中收拾行囊,放下浮躁,在在线教育创业的高峰期,我们搜罗了数百家典型的各模式在线教育公司,看官网、聊团队、比产品、探趋势。深入挖掘亮点及操作逻辑,从不同的维度做通盘的分析,并在投资领域仔细搜罗未被发掘的优质标的,当然,我们也做了平台类产品的分析报告。
 
目前来看,互联网教育无论是工具形态、还是内容平台,亦或是资源运营,如果离开了以下几大规律,基本成王败寇,清晰可见。
 
2、教育的本质是生长,效果往往比效率更具说服力,请记住,教育非吃饭洗衣跑专车!
 
脑补一下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卢梭同志对于教育的第一条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反观今天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不管是题库、拍照答疑还是家教、在线课程,都是在教育外围打转,用互联网来缩短流程,比如家教O2O平台,可以让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对接、交易流程缩短了,对学习效率、学习体验及最终效果不一定有本质上的提高;再如市面上很火的拍照搜题,不可否认它解决了学生课业上的难题,但中小学生被动性很强,课堂外的自主学习,无法保证学生会认真分析解题步骤,如果只把这当做一种捷径而不加以思考,这不是改变了效率,而是违反了规律,最终也不会得到教育行业的认可。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
 
3、轻运营or重资产?别跟小朋友家长玩躲猫猫,他们的目的比项目方还明确!
 
如果XX公司宣称可以在1个月封闭训练,保小朋友们上清华、上北大,收费100万/月辅导费用,直通国家高考阅卷组老师亲自面授解惑,假如,这家公司是玩真的!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他将是VC眼中的下一个独角兽……这也许还谈不上教育的本质,但至少,做应试教育的针对2C端创业不往这个方向努力,那基本可以判断是在YY或者意淫市场。
 
无论如何,整个市场都有波峰波谷,但教育行业一直是波峰没那么高、波谷没那么低,相对律动性很小,很稳健的行业,稳健意味沉淀,沉淀意味着积累,而积累更需要粘性,所以,逻辑来了,拿什么黏住活泼可爱的00后以及他们背后的家长?雾里看花,水中看月,业内的模式探索也许更耐人寻味,正如目前我们看到国内各教育O2O公司在不同维度上的”去O2O化“,“我们是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教育服务机构”,轻轻家教联合创始人刘常科4月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定位公司,“其实互联网改变的是效率的提升,而不是体验的缺失,如果体验缺失了,那效率再高也没有意义。这个就像练武功,内功有了,招式才有威力,否则是花拳绣腿。”这句话也许侧面道出了在线教育机构模式探索过程中的教训与体悟。
 
同样是家教O2O公司的疯狂老师,却走向了另一条路---教师端服务,不可否认,教育是个重决策过程,而疯狂老师团队在创业一开始的时候就坚定的认为匹配是开始,而非终结。任何一个教育O2O的产品,如果把匹配当做是终点,那么它本身是没有价值的。而疯狂老师在过去一年的时间,只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发现最优质的好老师,很有意思的是,疯狂老师里面的好老师跟我们习惯上认为的“仙风骨道,虚怀若谷”的老专家完全不是一个套路,而是充满了激情与梦想的高校才子,青春四溢与朝气蓬勃的青年才俊,在充分的与小朋友互动中打造自己的“小粉丝经济”,在博得小粉丝热爱的基础上共同促进其兴趣的培养与成长。目前,疯狂老师一方面鼓励不同科目老师成立小型工作室,做存量学生的扩科,另一方面,在教师端的升级迭代上下足了功夫,每周推出新版本。现在的疯狂老师教师端,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个细分领域的微信,联系人、老师动态、找场地、换生源等功能一应俱全。
 
可以说,疯狂老师一方面颠覆了应试教育,让有兴趣传教的人都能够去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师资价值”,挖掘了探讨老师教学技巧这个“蓝海”,与此同时,在打通了快乐学习的C端资源,能够及时的得到C端用户的反馈,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步步积累。
 
不仅如此,为了提升教学质量,疯狂老师以“中央厨房”的方式为老师提供教研内容,以初中数学科目为例,疯狂老师会将整个初中数学的内容解构为知识点,学生通过学生端进行测试并进行相应课程的选择。每节课上课前,教师端会为教师推送根据学生水平定制的课件,且每节课上课前,课件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整。简单来说,疯狂老师将开始做“智能教学辅助工具”的探索。
 
4、深挖在线教育价值投资点,分析未来在线教育的风向标
 
投资风向一: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软硬件方案解决
 
“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但逻辑判断与历史重演永远是把利刃,刺向未知”。20年间教育的发展我们更倾向于称之为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内容爆发,包括与互联网国内的演变与成长息息相关,国内贸易的突破性增长带动大量外语用工需求,而随着电商的崛起,不断涌现的互联网门户平台公司对于IT技术、研发的需求极大刺激相关职业教育及培训机构的发展,而2010年到2013年,当互联网技术玩家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通过远程、社区、论坛等形式改造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时,大家不约而同将目光盯准了K12,资本的推动助力K12教育的火爆,也成全了很多公司,O2O、工具、社交、答疑、平台等等,但毫无例外,变现与盈利没想象当中那么容易。
 
2014年到2017年,就是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可以感受得到,互联网+素质教育即将也正在是一个即将释放的巨大市场,比如说游学项目、课外娱乐、科普、儿童科学实验等等项目。尤其重点关注的是,“STEAM学习的崛起”将成为“未来一至两年技术驱动K12教育的重要趋势”。所谓STEAM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人文)、Maths(数学)这五个单词的缩写。STEAM教育所培养的是由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艺术素养和数学素养组成。
而与中国制造2025相适应的未来十年,则将是与STEAM相配套的硬件、虚拟、仿真教学环境,通过先进的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在操作如喷气发动机和危险物质这样的虚拟3D物体时,更好地了解一些抽象或者难理解的概念。给学生提供了一种现实互动体验的机会。未来几年,虚拟现实(VR)技术特别是增强现实(AR)技术则逐步以高尖技术实现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学校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新常态,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在教育领域,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并促进学校的STEAM教育(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艺术和Mathematics-数学)。
 
可以想象,未来5-10年的初高中课堂上,地理课不再是简单的二维地图,而是戴上眼镜,立刻置身于罗拉多大峡谷、马里亚纳海沟;生物课不再是简单的解剖实验,而是在屏幕上,用虚拟手术刀一层一层的分离青蛙,观察它的肌肉和骨骼组织……在虚拟的世界中收获丰富的学科知识都可以通过AR和VR技术实现。”
 
投资风向二:2B端教学机构、校内信息化方案解决(教案/阅卷工具/测评)正在起飞!
 
对于传统教育来说,推进学校和教师互联网化是大势所趋,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不断涌现,包括教育机构管理系统、教学辅助、标准化的教案工具生成系统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云阅卷分析等,包括科大讯飞、学信教育、全通、三好网、每学期等,值得注意的是,跟谁学2016年3月也公布转型进入学校B端。
 
1、跟谁学:发布的第二款新品是针对教育机构的管理系统“天校”系统,包括学员管理、学校管理、营销工具等功能。跟谁学副总裁、天校总裁邓弘介绍,“CRM学员管理的功能包括访客跟踪、400电话、呼叫中心、微信公众号管家、跟进记录、成长档案、数据分析等模块;ERP机构教务管理涵盖设班、收款、排课、签到、评价、资金、老师、教室等功能。
跟谁学晒出了一组数据:据用户反馈,天校系统可节省人100%,效率提升200%,续班提升60%,业绩提升60%,学员留存率提升50%换句话说,互联网玩法都没有深入到最重要的教学的根本场景——课堂中去,无法“进校”就无法真正提升教育体制内教与学的效率。
 
2、三好网:三好网研发了智能配课系统,通过大数据学前诊断,信息分享和大数据对接,基于老师工作室的基因搭建。通过心理测评可以知道孩子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风格,根据这个标签进行匹配。与此同时,搭建标准化的教案工具生成系统。三好做的不是标准化的教案,而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出具标准化的数据,从而生成个性化的方案。
 
3、每学期:以智能云阅卷起步,专注于云阅卷,借助于云端存储获取大量学生日常考试数据,沉淀相关数据,并致力于搭建学生个性化学习分析报告,以此向家教O2O、教师工作管理、错题库领域衍生,与此同时,嫁接考试数据分析同学考核成因,通过专家库资源及理论配套,分析甚至未来与家教平台对接形成精准个性化辅导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