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理辅导

高三心理压力的类型与应对

编辑:闻竣  发布时间:2011/3/18 9:16:01 
 压力类型与应对

  1.准备不足型

  心理因素是影响个体高考的重要因素,但知识掌握情况是影响高考的基本因素,所以,知识的掌握情况会给高三学生带来压力。这一类压力的出现跟知识掌握不足或者不牢有关。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我们自己知识储备欠缺或者是不足,出现压力是可以理解的,但重要的是如何去应对。

  对于基础薄弱,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同学来讲,重要的是付出努力和行动,在跟随老师进度复习的同时,有计划的去掌握欠缺的基础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适当的学习方法。

  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掌握的同学,任务就是在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努力形成知识点直接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和体系,加强知识的综合运用。

  2.目标过高型

  面对未来和明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美丽的梦,都期望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其实,这就是我们说的理想。理想是我们的前进的导航标,是我们努力和年行动的方向,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没有任何一个人不希望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但是,不是所有的理想都可以变成现实,只有那些适合我们的理想才能得以实现。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有一个基础和前提,这个前提就是我们自己的实际状况。这是我们做事的基础,也是我们处理和周围人事关系的起点。对自己认知的偏差,也会给我们带来压力。

  如果我们本来是一只小马,而自己认为自己是一只老牛,那我们会选择老牛能过得去的河去过,结果可能河水太深,我们可能会被淹着甚至淹死。面对高考,我们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期望,并且我们也在不断的为了目标而努力。从内心来讲,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升入一所好的大学,都希望能考入清华、北大一类的名校。这可以理解,但是,这个目标不适合所有的人。

  当我们的目标过高,而自己感到能力不足而力不从心时,我们也会承受压力,自己判断中实现的可能性越低,压力就会越大,也可能会表现为逃避和放弃。当然,过高的目标可能是我们自己的目标,也可能是我们接受外来的压力而接受的目标。

  3.认知偏差型压力

  当我们要面对其他的人和事时,我们对人和事的认知也会影响我们随后采取的行动和心理状态。如果我们的认知出现了偏差,那么随后的行动和应对出现偏差也就难免了,就像那只驼盐过河的驴子在驼棉花过河时仍然故意往水里沉,结果却因为棉花吸水而越来越沉,最终被淹死在河里。但真正导致它死亡的不是棉花,而是它把棉花看成了和盐一样的东西。

  面对高考,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实力会最终导致我们觉得目标难以实现而带来压力。我们都想考个好的学校,这很正常,但是,如果不能考个名牌就没有未来,没有希望,没有幸福了吗?肯定不是。名校学生找工作确实会容易些,不过不是绝对,关键还是看能力,目前“职业学校就业形式喜人,高级技工奇缺”就是一个例证。

  考试中出现错误、发现问题,是不是坏事。

  学会合作

  提到这个问题有些同学可能感到不太理解,高三尤其是复读的高三不就是自己尽最大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吗,还谈什么合作啊。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高三不仅要谈合作,而且合作对我们的意义对我们更为重要。学习上,我们需要互帮互助,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帮别人学就会耽误我的学习时间,耽误我的学习。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学习中的互相帮助有助于我们互通有无、让我们提高的更快;同时,我们“听明白”和“能给别人讲明白”在学习上是两个不同的层次,“听明白”了,如果下次换个形式我们不一定真的会做,如果“能给别人讲明白”,题目的形式不管怎么变我们一般都能抓住关键解决问题。况且我们在高考中的对手不仅仅只有你们这一个班的人或者这个学校的同学,你们之间的合作和共赢会让你们的力量共同增强,而在所有参加高考的人这个群体中出于更靠前的位置。

  4.自我悲观型

  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还有些人会自我认识过低,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做事事信心不足,从而影响自己水平和能力的发挥,但自己却把它归结为自己能力欠缺。自信心不足也是造成高考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1分钟拍手认知潜能

  5.心理阴影型

  有些同学,包括一些复读的同学或者一些原来在考试中出现较大波动的同学,他们可能会担心过去的事再次发生,习惯性的考虑,如果那种事再发生怎么办?如果再发生我不就完了吗?从而产生压力,影响自己的日常备考和考试中的正常发挥,甚至因此而过度紧张,出现焦虑。

  心理疗愈

  6.调节无方型

  高考中出现一些压力是正常的,压力稍大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加以疏导,是可以通过调节让压力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的。如果面对压力缺少适当的调整方式和手段,就可能造成压力的累积,从而造成压力过大,还可能因为对压力的焦虑而导致更大的压力。所以,有了压力和情绪不要去压抑自己,拼命压制。而是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去疏导和宣泄。就像一个气球一样,如果要不断往里充气又不想让它爆炸,就只有不断或者每个一段时间放一放气。

  自我按摩法:像做眼保健操一样用手指推眼眶周围,然后揉太阳穴和眉心等各2分钟,继而揉按风池穴(颈椎两侧的下陷处)3分钟;捏揉耳垂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放松。

  深呼吸法:把注意力放在自己两个肩膀的位置,同时做深长的呼吸,呼气时尽量呼尽,吸气时尽量吸足,吸气呼气都要平缓,吸气时想像气吸入腹部,一般呼吸36次左右。

  浸泡热水:热水是最古老的镇静剂,要放松自己,最好浸泡在比自己的体温高一些些的热水里,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温水浴有同样的帮助。

  散步:尽可能不要安排午餐约会,利用午餐时间让自己的心灵休息一下,独自一个人,全神贯注慢慢地享受午餐。之后可以去散散步,一段十分钟的轻松散步,可以让紧张的情绪得以纾解,效果可持续1至2小时。

  对自己说话:这不代表自己疯了,事实上,它可帮助你避免走上毁灭之路。和自己的对话是处理压力的好方法。这个方法主要是可以让自己有机会去听、发问和思考自己的问题,如此一来,视野才不会变得狭窄。

  打开音乐,随歌而舞:

  有专家说放松心情的音乐应该由乐器慢慢地、静静演奏出来,但如果你厌恶了听布拉姆斯的音乐,其实也没关系,使人宁静的音乐有二个特性:熟悉与喜好,所以无论是何种音乐,只要能让你高兴就好。

  做运动:运动既是增强身体素质的一种方式,也是放松的有效手段。规律性运动可能是解除压力的最实际方法。做四十分钟的运动,可以减少压力长达三个小时,若是相同时间的休息却只能让你轻松二十分钟。同时,若是愈紧张,运动之后就愈能感到愉悦。

  什么都不做:

  要一个忙得不可开交的人突然放下所有的事物,的确不容易,但是每个人都需要有段空白时间。现实生活竞争激烈,如果不留些时间给自己,将会使自己显得紧张、烦燥和焦虑不安,相对地也会影响到他人。

  倾诉:把心里话讲给自己信任的朋友、老师或家长听,说出自己的担心和焦虑。表达本身就是宣泄的一种方式,同时,别人还能给我们一些建议和意见,也会对我们或多或少的有些帮助。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的方法与我国的“放松功”基本相似。放松功主要摒弃杂念、自我暗示来有顺序地放松各组肌肉;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则要求患者想象最能令人松弛和愉快的情景,治疗医生在一旁用言语指导和暗示,最后使全身肌肉得到深度松弛。

  接受辅导:

  所有关于压力解除的观念,强调的就是利用一些技巧来平衡过多的压力,并不是要让自己什么压力都没有。所以若不能自己调控压力,不要一个人默默承受,而要求助专业的心理工作者。

  7.思路型压力:

  没有任何一个人真的可以永远一帆风顺,没有坎坷挫折。面对高考也是如此,高三学生的路也不可能走得一帆风顺,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是难免的。但重要的是不要走入“无路可走”的死胡同。有些同学在遇到困难自己后,自己也努力的去思考和解决,但经过努力之后感觉没有效果就泄气了,甚至出现了放弃的念头。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办法永远要比困难多”,任何一件事情和问题,都至少要有三种可以解决的方法。所以我们看不到不是没有,而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我们自己解决不了问题时是问题解决不了吗?我们在校园里解决不了问题时是问题解决不了吗?条条大路同罗马,放开思路,学会借助可以借助的支持和力量,每个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8.过度思维型压力

  要说过度思维就得先说正常思维。在做一件事时,一般来说正常的思维方式是:要做的事是什么——这件事该如何去做或者是有几种途径或方法——选择最有效的途径或方法——依照该途径或方法具体该如何付诸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然后按照这个思路去付诸实施。但过度思维的人不是这么考虑问题:在有了正常思维的思路甚至说正常思维的思路还不清楚的时候,他会想:这件事我能做好吗?这件事我如果做不好会怎么样?这件事如果我做不好会对我今后的发展带来什么不利的影响?有些同学在面对高考的时候就会出现过度思维,在有了方向和目标之后他不是按照思路付出努力去实施,而是考虑如果我考不好,到时候会是什么样子?老师会怎么看轻我,同学会如何看不起我,家长会如何的伤心、生气,在亲戚朋友面前我又会如何地没有颜面……如此等等。这种过度思维不仅仅会毫无意义地消耗我们的精力,而且会吞噬我们的信心、勇气和动力。

  良性替代:想好的景象和未来

  9.人际互动型压力

  高三学生的压力,有些是跟人际互动有关的。在一个群体中生活和学习,群体内其他成员的情绪和状态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状态。

  Flash:快乐传递

  宽以待人。人与人之间总免不了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同学之间也难免发生摩擦。在和周围同学的相处中要学会宽容,宽容人,宽容事。记住,宽容,我们不仅仅是宽容别人,也宽容了我们自己。

  人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如果有人不断地给予自己肯定和鼓励,将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句关心、鼓励的话,有可能改变人的一生。处在高考期间的学生最需要交流,也最需要宣泄。(做太阳,不做乌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