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北大刘云杉:教育的使命是使人不被命运所摆布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6/8/17 11:51:41 

  

  精彩导读

  教育是使人类本性得以满足的手段,人类获得幸福的能力既非依赖于谋略,亦非取决于侥幸,它蕴藏于人类自身,与人类的基本才能联系在一起;教育的宗旨在于:每个人,即便最低下的人,都应当获得这最起码、最朴素的智慧。

  【作者简介】

  刘云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

  教育的宗旨:让即便最低下的人,都拥有懂得幸福就蕴藏于自身的智慧

  在当下中国社会,教育已被窄化为一种明确且急躁的期待——改变命运,通过教育实现社会阶梯的向上流动,获取职业、挤入等级、提升地位。然而,知识真能改变命运吗?知识及其细密精巧的设计真能把糟糕的质料改好吗?

  回应今日人民投资教育的焦虑,知识改变命运吗?

  卢梭的回答极为清晰果断:一个人要能够在自己的地位发生变化的时候毅然抛弃那种地位,不顾命运的摆布而立身做人,才说得上是幸福的。这时候,他战胜了命运,敢于把命运不放在眼里,他的一切都依靠他自己;当他除了自身之外别无他物可以炫耀于人的时候,他才能够说他不是废物,他才能够说他有几分用处。

  真正的教育,所面对的是人,而不是人之外的职业地位与等级。教育所应追究的最大的问题是:人实质上是什么。此外,舍其地位的不同,共有的人性是什么?了解人类的内在本性、人类的需要,了解怎样使人类提高、怎样使人类堕落,显然是必要的。应该使一个人的教育适应他这个人,而不要去适应他本身以外的东西。

  教育是使人类本性得以满足的手段,人类获得幸福的能力既非依赖于谋略,亦非取决于侥幸,它蕴藏于人类自身,与人类的基本才能联系在一起;教育的宗旨在于:每个人,即便最低下的人,都应当获得这最起码、最朴素的智慧。

  教育使人不被命运所摆布:自知者明,自强者胜

  培植普遍的、共同的人性,传统教育强调两点:自我认识与自我控制,即自知者明,自强者胜。

  其一,自知者明:教育重在自求多福

  “明”即“认识你自己”,这是理智教育的第一步。一般的强弱如何,智愚如何,有什么特别的长处可以发展,特别的缺陷须加补救。如何才可以知止,可以自克,可以相安,可以不希图非分?能切实解答这些问题,一个人就可以有自知之明。中国古书中明德、明诚、度德量力一类的话,指的就是这自我认识的功夫。

  与“明”相对是“愚”,认识了整个世界,全部的历史,而不认识自己,一个人终究是一个愚人。然而,在现代性的浪潮中,假借技术知识与工具理性,“认识自己”转变成“改变自己”。由此,教育由内在向度的人性培植与德性提升,转变为外在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文凭资格的获取与文化资本的投资。在改变自己的实践中,人变成了一块烂泥巴,可以随意捏造,这双捏制之手既可以是自己的欲望,也可以是外来的权力,还可以是一套看似理性的制度。

  然而,教育有其限度,其用在于“修道之谓教”,人既有自然的限度,还有社会的制约,更有道德的皈依;教育合度之用在于剪裁润色。然而,剪裁过度,润色过度,便是教育的过度,渐渐从修道的局面,变成害道的局面,形成一个尾大不掉,危及人生的局面。这便是教育对人性的腐坏。不狂妄地以改变命运来怂恿人改变自己,教育对人性有必要的尊重与谦卑,这体现为传统教育中的自求自得的态度,教育的立足点在“内”而非“外”,其“为己”而非“为人”,教育重在自求多福。

  由是,教育是春风化雨,教育是教人做人,孔子以六艺设教,但所教更重在教仁、教恕、教乐,教不恤。钱穆先生说:最高的教育理想,不专教其人之所不知不能,更要乃在教其人之本所知,本所能。外面别人所教,乃是我自己内部心情德性上所本有本能。所谓教,是一种“指点”,又称“点化”,如孟子曰“如时雨化之。”教是以人事行外面之教,育是于人生施内在之育,育才是重点,即春风化雨中内在生命之化育而成。

  其二,自强者胜:教育的使命,是使人不被命运所摆布

  “强”则是意志教育与情绪教育第一步,能对一己的情绪加以控制与制裁。强弱不是指一个人的力量,而是指能在意志、能力与欲望之间建立平衡。不了解自己天性而任意蛮干的天使,比按照自己的天性和平安详地生活的快乐的凡人还弱。对自己现在体力感到满足的人,就是强者;如果超出人的力量行事,就会变得很柔弱。

  能把欲望限制在能力之内,同时意志能控制住欲望。这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无欲则刚”,与强相对的是“弱”,“征服了全世界,控制了全人群,而不能约束一己的喜怒爱憎,私情物欲,一个人终究是一个弱者。”教育之于个人,以独则足,使其获得独立,进而获得自由。而一个人的独立与自由,不是来自他的臂力而在于他的心灵的节制。

  节制是一种重要的德性,梁漱溟在论及乐天知命、仁者无忧之后指出:普通人存有如下信念:一切祸福、荣辱、得失之来完全接受,不疑讶,不骇异,不怨不尤。这样一种坦然无惧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有其前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也。由是,敛肃此心,既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信及一切有其定数,便无贪无嗔,无惧无怕,随感而应,行乎其所当行,过而不留;止乎其所休息,人生得大自在、大自由矣。

  教育给予人的自由,指明智且独立的判断,足以自立与自尊,能不为外物所役,不为权威所吓,不为谎言所欺,而持有清明平和的心境。教育之于社会,以群则和,奠定相与情深的情感秩序。我们究竟如何走入他人与群体?究竟是做“人上人”还是“人中人”?

  卢梭指出道德教育的第一原理,人在心中设身处地想到的,不是那些比我们更幸福的人,而只是那些比他们更可同情的人。如果眼睛只往上看,只去关注浮华的富丽与虚假的幸福,那只会给人播下骄傲、虚荣和妒忌的种子,这不是在培养他,而是在败坏他;不是在教育他,而是在欺骗他。

  为了使一个青年心存博爱,就绝不能使他去羡慕别人红得发紫的命运,应该向他指出这种命运有它阴暗的地方,使他感到害怕。因为人之所以合群,是由于他的身体柔弱;我们之所以爱人类,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苦难。如何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重重关系中形成正确的判断与观念,奠定人的稳定的心灵秩序,进而辅助建立社会的秩序,使人不被命运所摆布,以独则足,以群则和。此为教育的使命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