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日前敦促各地要“严打侵害校园的犯罪”。《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说,除了“严打”严防之外,也需心理疏解和化解矛盾。心理学家、社区工作者、信访接待人员,在终结校园血案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一点也不比警察小。
当前,一些因拆迁、执法、就业、分配不均等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时有发生,这些都可能成为个人极端行为滋生的土壤。面对这些矛盾,理当尽快完善疏解的机制,防患于未然。
《新京报》就此发表社论说,堵之外还要疏,终结校园血案须堵疏并举,“校园安全计划”应在疏导社会心理上有所作为,因为这种“将屠刀指向孩子”的暴行不仅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其后也有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
《北京青年报》的文章说,关心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合理诉求,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校园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