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就业资讯

重庆市万州区采取"五个一批"措施妥善安置去产能企业职工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6/10/19 10:51:05 

妥善安置企业职工是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为了切实维护职工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万州区采取了"五个一批"措施安置去产能企业职工。

一、企业内部分流一批。支持企业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和技术,通过转型转产、多种经营、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培训转岗等方式,分流安置一批富余人员。对企业为促进职工转岗安置开展的转岗培训或技能提升培训,可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按规定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稳岗补贴。对零就业家庭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在培训期间可按规定给予生活费补助。支持创业平台建设和职工自主创业,积极培育适合去产能企业职工特点的创业创新载体,扩大返乡创业试点范围,提升创业服务孵化能力,引导职工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对企业利用闲置厂房、仓库及生产设施改造建设众创空间或对社会开放创业创新资源的,按创业孵化基地政策予以扶持,引导企业转型发展与“双创”紧密结合,通过促进职工自主创业、企业内部再创业实现转型升级。

二、对符合条件人员内部退养一批。对存续企业中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之内、再就业有困难的,在职工自愿选择、企业同意并签订协议后,可实行内部退养。由企业发放生活费,按规定继续为职工缴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缴费基数按照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核定,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照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核定;超过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照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核定。个人缴纳部分由职工继续缴纳,达到退休年龄时,符合退休条件的正式办理退休手续。职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不得领取基本养老金。对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内部退养人员,企业和个人不再缴纳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符合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的工伤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缴纳统筹费用后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不符合纳入统筹管理的工伤人员按照解除劳动关系的相关办法一次性支付工伤待遇,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

三、依法依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一批。企业确需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应依法给予经济补偿,偿还拖欠职工在岗期间工资和补缴社会保险费用,并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等工作。企业主体消亡时,依法与职工终止劳动合同,企业在偿还拖欠职工在岗期间工资和补缴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的基础上,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可由职工自愿选择领取经济补偿金,或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物价变动、工资增长等因素,根据市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测算标准,由单位一次性预留出为其缴纳至法定退休年龄或达到规定缴费年限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医疗保险费和生活费,由所涉镇乡街道指定的机构代发生活费并按月代缴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个人缴费部分由职工继续缴纳,达到退休年龄时,符合退休条件的正式办理退休手续。代缴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过程中,如有欠费或未及时缴纳的,按照社会保险有关规定处理。对上述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人员,企业和个人可不再缴纳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不含历史欠费)。属于内部退养的五至十级工伤人员,按照解除劳动关系的办法一次性支付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退养人员应在企业职工安置方案表决通过时一次性选择确定。

四、促进职工转岗就业创业一批。对依法与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失业人员,纳入当地就业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及时办理失业登记,免费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对失业人员和长期停产职工,结合我区产业发展急需的职业(工种),开展转岗培训或技能提升培训,并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其中的零就业家庭人员、低保家庭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在培训期间可给予50元/人·天的生活费补助。对有创业意愿的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开展创业培训,有针对性地提供创业指导、项目咨询和跟踪服务,并按规定享受创业培训补贴。支持创业平台建设,积极培育适应职工特点的创业创新载体,将返乡创业试点范围扩大到矿区,通过加大专项建设基金投入等方式,提高创业服务孵化能力。对从事个体经营或注册企业的,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对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实现就业创业的失业人员,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就业创业补助。

五、实施就业援助托底帮扶一批。对就业困难人员,责任乡镇街道建档立卡,提供“一对一”就业援助。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企业登记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对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按2000元/人的标准给予用人单位一次性岗位补助,并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鼓励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无法就业的大龄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加大社区养老护理、家政服务、卫生保洁、安全保卫等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实施托底帮扶。镇乡街道新增或退出的公益性岗位,优先用于安排化解过剩产能企业涉及的就业困难人员。

相关文章: